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山河旅修 > 第7章
大雨毫无停歇之意,哗啦啦地砸在瘦西湖的水面和老街的青石板上,溅起一片迷蒙的水汽。亭子里,陈曦和林薇相对无言,空气中弥漫着冰冷的绝望和沉重的自责。方才烟雨朦胧的诗意荡然无存,此刻只剩下设备失踪、素材可能尽毁的残酷现实。
“怎么办?”林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她看着亭外白茫茫的湖面,那里仿佛一个巨大的、冰冷的吞噬者,吞没了他们价值不菲的无人机,更吞没了他们过去几天所有的心血结晶。
陈曦猛地站起身,脸上混杂着雨水和懊恼:“不能就这么算了!得去找!大概就在那片水域!”他指着刚才无人机信号最后消失的湖心方向,那里雾气最浓,雨幕最密。
“这么大的雨,这么宽的湖,怎么找?”林薇理性地拉住他,“而且就算找到,泡了水…”
“素材!重点是素材!”陈曦几乎是低吼出来,眼圈有些发红,“那些镜头没法重拍!沈师傅的后厨、清晨的扬州、还有刚才雨里的西湖…都没了!”那是他们梦想启程的最初记录,意义远超出设备本身的价值。
理智最终压过了冲动。两人冒着大雨,沿着湖边踉跄地寻找,目光徒劳地扫过波涛微兴的湖面,期望能看到一点无人机的踪迹,但除了被雨点砸出的无数涟漪,一无所获。冰冷的雨水很快打透了他们的外套,寒意渗入骨髓,比身体更冷的是心中的无望。
“去管理处问问吧?”林薇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提议道,“也许…也许有人看到,或者有办法…”
景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听了他们语无伦次的描述,同情地摇了摇头:“小伙子,姑娘,不是不帮你们。这下雨天,湖上雾气又大,视线很差。我们也没专业的打捞设备。那片水域说深不深,说浅不浅,底下还有水草,不好找啊。”
他建议他们可以试着联系专业的潜水打捞队,但费用高昂且未必能及时赶到。另一个办法就是等雨停雾散,租条小船自己慢慢用竿子探,但这无异于大海捞针。
希望愈发渺茫。两人浑身湿透,狼狈地站在管理处的屋檐下,看着丝毫没有减弱迹象的雨势,心情跌落谷底。创业伊始的激情,仿佛被这盆冰冷的湖水兜头浇灭。经费紧张、出师不利、核心素材丢失……一连串的打击让年轻的他们第一次尝到了现实的苦涩。
“难道…真的就这么算了?”陈曦靠在冰凉的墙壁上,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不甘。
就在两人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位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老大爷走了过来。他看上去约莫六十多岁,身材精瘦,皮肤黝黑,穿着一件旧雨衣,嘴里叼着个烟斗,眼神却透着江南老者的精明和慈祥。
“你们两个小年轻,飞机掉湖里了?”他开口,带着浓重扬州口音的普通话。
“是的,大爷。”林薇连忙点头,像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就在那边,大概白塔过去点的湖面上。”
大爷嘬了口烟斗,眯着眼看了看雨雾弥漫的湖面:“那个地方啊…水底下有暗流,平时还好,一下雨就有点缠。你们那家伙什,贵不贵?”
“设备还好,主要是里面拍的东西没了…”陈曦苦涩地解释。
大爷沉吟了一下,磕了磕烟斗:“跟我来吧。我摇船带你们去找找看。这天气,开马达船不行,视线太差,还得是我的小木船稳当。”
峰回路转!两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道谢。大爷摆摆手,示意他们跟上。
他带着他们走到一处不起眼的湖边小码头,那里系着一条略显陈旧的小木船。大爷利落地解缆绳,跳上船,伸出手将他们一一拉上船。小船微微晃动,荡开一圈涟漪。
“坐稳喽。”大爷拿起长长的竹篙,一点岸边,小船便灵巧地滑入雨幕之中。他没有用马达,而是熟练地用竹篙掌控着方向,小船无声地破开水面,朝着预估的坠机区域驶去。雨点打在船篷上,打在湖面上,打在他们的雨衣上,发出密集的声响。湖上雾气氤氲,能见度很低,大爷却似乎对这片水域了如指掌,如同熟悉自家的庭院。
“我在这瘦西湖上摇了一辈子船喽,”大爷一边撑船一边说,声音平静地穿透雨声,“年轻时候是渔业队的,后来搞旅游,也摇过几年橹船。湖底下哪儿深哪儿浅,哪儿有沟坎,哪儿水草多,心里都有本账。”
他让陈曦尽量精确地描述最后失去信号时无人机的高度和姿态,然后凭借经验,划着船在一片相对开阔的水域慢慢巡弋。他不再用竹篙,而是换了一个带铁钩的长竹竿,小心翼翼地探入水中,慢慢拖动,感知着水底的状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雨还在下,希望似乎再次变得渺茫。陈曦和林薇紧盯着水面,眼睛都不敢眨。
突然,大爷的竹竿停顿了一下,他眉头一皱,手上加了点力道:“嗯?好像勾到个啥东西…不是石头,也不是水草…”
两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大爷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地收着竹竿,动作极其轻柔,生怕钩脱了或者损坏了水下的物品。水面下,一个模糊的黑色物体缓缓被拖起。
是它!正是那架无人机!只是此刻它浑身裹着浑浊的淤泥和水草,螺旋桨断裂,看上去惨不忍睹。
“捞到了!捞到了!”陈曦和林薇几乎要跳起来,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大爷沉稳地将无人机捞上船,放在船板上。污水滴滴答答。陈曦立刻扑上去,也顾不得脏,小心翼翼地掰开已经变形的机壳,取出了里面的存储卡。他用颤抖的手拿出吸水纸和密封袋,仔细擦干,密封保存——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至于无人机本身,经过湖水浸泡和撞击,显然已经彻底报废,成了一堆废铁和塑料。但此刻,设备的损失相比素材的失而复得,显得不再那么难以接受。
“太感谢您了,大爷!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林薇的声音带着哽咽,不住地道谢。
陈曦也激动地握着大爷粗糙的手:“谢谢您!大爷!要不是您…我们真的…”
大爷只是憨厚地笑了笑,摆摆手:“没事没事,东西找到就好。人没事就好。这下雨天,你们俩外乡孩子,不容易。”他看着那架报废的无人机,摇摇头,“可惜了这好家伙什。走吧,船上看冷,先跟我回家擦把脸,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他没有给他们更多客套和拒绝的机会,已经熟练地调转船头,朝着湖岸自家方向撑去。
小船靠岸,系好。大爷领着两个落汤鸡一样的年轻人,穿过几条湿漉漉、静悄悄的小巷,来到一扇古朴的木门前。推开门,是一个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小院,几盆花草在雨中显得格外青翠。
“老婆子,来客人了!”大爷朝屋里喊了一声。
一位同样慈眉善目、系着围裙的老奶奶闻声出来,看到两个浑身湿透、略显狼狈的年轻人,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温暖的笑容:“哎呀,怎么淋成这样?快进来快进来!”
屋里陈设简单却温馨,老式的家具擦得锃亮,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饭菜香和茶香。奶奶不由分说地拿来干毛巾和两套干净的旧衣服——估计是大爷儿子留在家的:“快擦擦,把湿衣服换下来,别着凉了。我去给你们倒杯热茶。”
不一会儿,两杯热气腾腾的姜茶就送到了他们手里。辛辣微甜的液体滑过喉咙,暖意迅速从胃里扩散到四肢百骸,驱散了浸透身体的寒意。奶奶又端来一小碟自家做的桂花糕,软糯香甜。
坐在干燥温暖的屋子里,捧着热茶,看着窗外依旧连绵的雨丝,听着大爷奶奶带着口音的关切问候,陈曦和林薇方才的惊慌、懊恼、绝望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和感动所取代。
设备坏了,可以再攒钱买。但这份于危难之中伸出援手、不求回报的质朴善意,这份“回家喝口热茶”的浓浓人情味,却是这趟旅程伊始,金钱无法衡量的、最珍贵的收获。
窗外,扬州的雨还在下,但在这间温暖的小屋里,两个年轻人的心,已经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