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吞并他人,要么等着被吞并
商场如战场,在市场的争夺战中,谁不思进取谁就会落于马下。在这个全竞争的时代,要么吞并他人,要么等着被吞并,尽管腾讯在电商领域是实实在在的“菜鸟”,但却凭借着自身的平台优势成功做到了后来居上。
社交流量=电商流量?
与淘宝或者天猫不同的是,腾讯不是独立的电商,而是身处一个巨大的社交网络之中,这就是马化腾与其他电商最大的不同。
然而马化腾拥有的庞大用户群,只是一种资源,是流量上的优势,并不是实际收益,如果马化腾不能及时利用庞大的qq用户资源,qq用户就有可能转而流向其他平台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腾讯不必要的负担。所以,马化腾需要为这庞大的流量寻找一个新的变现窗口,犹如当年通过网游将亿万qq流量变现一样,将用户资源转化成切实的收益,同时增加产品信誉度,牢牢吸引住腾讯用户。从目前的格局来看,电子商务无疑是最佳途径。
电商之于腾讯,犹如一座商城之于人流庞大的广场,在这个广场中,从进入到社交再到购物完全可以闭环完成。马化腾的腾讯公司正在做的就是建立这样一个商城,在qq已经形成强关系链的前提下,一旦用户使用qq,并从另一用户处获得信息而产生购物需求,让用户在广场社交或娱乐后就可以无缝隙地进入购物环节,购物车功能作为固定入口将在最短时间内无缝隙地将流量直接引入qq网购平台。而腾讯网、浏览器、聊天窗口、qq空间、微博等等也可以以广告触点方式成为引入流量的通道。尤其是对于内容型产品来说,从社交网络中获取流量、获取用户就变成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腾讯电商控股公司ceo吴宵光认为,中国电商业发展已经过了追逐商品丰富度的第一阶段,新的行业诉求将转向更好的封闭购物体验。相比同样拥有较大流量但运营独立的电商网站或社交平台,马化腾的腾讯公司作为中国唯一一家能够将社交平台和电子商务共同运营的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上下游数据的打通为腾讯创造更多价值。
在拍拍网上,马化腾将腾讯qq和拍拍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样交易双方不仅可以通过qq自由交谈,还可以在聊天界面看到同一商品,使用户间的交流更加简捷和深入;在朋友网,马化腾曾试图通过购物经验分享的方式形成强关系链,进而在朋友网与电商之间搭建流量通道,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在微博上,其也在尝试微卖场模式,即在微博上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购物的入口,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微卖场与消费者进行品牌互动,扩大其品牌影响力。
腾讯微卖场凭借微博的转发互动功能,已加入转播降价、微团购、热门微卖场、领优惠劵等多种电子商务模式,腾讯独特的营销平台带动了用户的需求。在企鹅帝国中,电商板块的权重正在提升。
作为购物导航,“美丽说”在运营推广期间除了进行针对年轻女性用户的话题营销和精准的内容推送外,还通过在qq空间、微博等开放平台开发了n个小而精的测试类应用,巧妙吸引了很多女性用户进入了美丽说并开通美丽说账号。根据微博开放平台给出的关于美丽说的地址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平均每个地址的回流量高达673。
利用自身的社交网络优势,马化腾还投资了一系列b2c企业,如全资收购易迅,投资好乐买、柯兰钻石等。收购完成后,他开始将流量导入其中,有qq号的用户每天都能收到一条指向易讯购物的弹窗信息。马化腾通过流量引入,触发下单交易;再通过腾讯旗下财付通支付;最终由仓库发货配送,形成了一个购物封闭环。
腾讯电商内部数据显示,马化腾的电商业务当时才开发了腾讯自有社交网络流量的十分之一,点击率已超过10。由此可见,社交网络作为口碑营销、病毒传播与传统推广渠道相比,有着很明显的优势。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布局,最终马化腾的电商业务形成了“2+1”框架,即底层为c2c形态的拍拍网,上层则为包含了易迅自营业务平台和开放平台两部分的qq网购平台。
互联网作为一个帮助用户获取信息的工具,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作用,在门户时代用户只能被动地浏览编辑们推荐的信息;发展到搜索时代,网络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地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现在社会化网络时代用户将会接收到好友以及相同兴趣的好友推荐分享的信息,点击的动力变得更大。因此,由社交流量带动电商流量是不可转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