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充满机会
老实人常常用没有机会来原谅自己。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学校的每门课程,报纸的每篇文章,每一个客人,每一次演说,每项贸易,全都是机会。这些机会带来教养,带来勇敢,培养品德,制造朋友。对你的能力和荣誉的每一次考验都是宝贵的机会。任何人,在他的一生中,机会发现他,而他并不准备接待它的时候,它就会从门口进窗口出了。
下面我们看几个故事,看看机会到底是谁创造的。
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中,机会无处不在,但又稍纵即逝。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总是苦于没有机会,而有的人却屡屡创造奇迹。这就应证了一位名人说的话“机会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据载,我国古时候有一位商人到某产茶地去采购茶叶,由于晚到一步,当地茶叶全部被另几位商人收购一空,正懊恼之际,忽见当地茶农都是用箩筐盛茶,于是他把当地箩筐全部买下,结果,那几位收到茶叶的商人只好出高价到他手里购买箩筐。这位商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在不利中创造机会。
再者,当年英国王子查尔斯与戴安娜小姐结婚之日,可谓万人空巷,人们争先恐后去一睹皇室婚礼的盛况。一位商人便雇请几百位小孩,穿梭于人群中,推销一英磅一副的硬纸板简易望远镜。这种雨中送伞式的推销,无疑使他的产品一抢而空。这位商人的精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利用机会。
看了上述两则故事,创造机会看起来似乎很是容易,但是为什么世上大多数的人都眼睁睁的看着机会擦肩而过,却浑然不知呢?记得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如果历史能够倒退,我们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能够成为伟人。所以我们不必强求无中生有的创造机会,我们只要能够抓住问题、细心观察、勇于实践,也就等同于创造了机会。
每个人都在等待获取财富的机会。但是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遇到,并不是他时运不济;而是当时机悄悄来临的时候,他不知不觉地让它溜走了。
在现实的职场上,往往有一些人,在职场上打拼多年以后仍然一事无成,怀才不遇,徒然埋怨命运不公,没有给自己机会;有人综合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在机会来临时又抓不住;有的人在选择工作时“东挑西拣”,枉使宝贵机会擦肩而过;还有的人选择工作时“慌不择食”,草率地抓住机会做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
毫无疑问,机会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因素。一个人,没有机会,很难取得大的成功;反过来,有了机会,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而走向成功。俗话说“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头脑”,从这个意义上讲,机会,不是上天的恩赐,也不是领导偏心,机会是每个人自己创造的。谁能时刻准备着,谁就能创造机会。如果我们要牢牢掌握自己发展的主动权,就一定要记住:
机会,是自己创造的。
在人的一生中,机会不可能一次也不会降临,人们的生活中间到处存在着机会,只要你留心它,就会发现机会,抓住机会。然而当机会发现你并不准备接待它的时候,它就会从你的眼皮底下滑过。
能否善于抓住机会,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机会往往是偶然的,稍纵即逝。因此,要抓住机会,就必须有一个精明的头脑详细地研究,细心地观察,捕捉机会。英国细菌学家费莱明,童年时就爱好探问事情的究意,一次他跟母亲去医院探望一位病人,他见到医生就问一连串的问题,医生看他聪明伶俐,便回答了他提出的问题,最后说道:“孩子,人们还没有详细研究过的病症多得很呢?”这句话给费莱明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了要当医学家,专门对付那些没有研究过的病症。费莱明长大后,果然攻读医学,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圣玛丽医院从事疫苗的治疗研究。“还没有详细研究过的病症”儿时医生的一句话一直在他的脑海中想着。特别是其中的传染病症,期望能找到一种杀灭病原菌的方法。他在实验观察中偶然发现青霉素的分泌能杀葡萄球菌。从此人类的传染病症有药可救。费莱明发现青霉素,似乎是非常偶然的,但都是他细心观察的必然结果。
除了详细地研究,细心地观察捕捉机会外,还要有勇气和决心参加实践去抓住机会。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他从小就对航海有浓厚的兴趣,20多岁时已成为一个很有经验的水手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读到了一本《东方见闻录》,从此,他一直想到东方寻找财富,后来,他带着87名水手,乘着三艘帆船,向西远航了。人们都觉得非常新奇,有些人怀疑,他们能到东方吗?哥伦布真是异想天开!他们顶着狂风巨浪,历尽艰难险阻,在茫茫的大西洋海面上度过了70多个白天黑夜,终于在一块陆地上着落了。哥伦布在人类历史上,首先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航行。他的功绩是多么伟大。因此,一个人如果缺乏敢冒风险的勇气,就不会有成功的良机。在哥伦布之前,任何人都有发现新大陆的可能,然而他们之所以终究没有发现新大陆,就在于没有去实践。哥伦布这样做了,他成功了。事实证明机会不是那么容易被抓住,并不是所有人见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就都能想到万有引力。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把握时机,抓住机会呢?那还得讲究策略,把握最佳时机。
老实人启蒙:
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在球场上激励争夺中,能巧妙地将球踢入球门,不仅仅靠他的勇猛和技术水平,还要靠选定的最佳角度,准确把握战机。踢球如此,搞事业也是这样。哪次机会最佳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成功的把握最大,就选择哪次,这样方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