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周末,顾砚难得不用加班。他踩着晨光去菜市场,手里攥着苏漾写的采购清单——排在最前面的是念念点名要吃的糖炒栗子,后面跟着炖排骨需要的玉米和胡萝卜,最后还有一行小字:“记得买束向日葵,客厅的花瓶空了。”
菜市场里记是烟火气,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混着刚出锅的包子香飘过来。顾砚走到熟悉的栗子摊前,老板笑着打招呼:“顾先生来啦?还是要刚炒好的?”他点头应着,看着老板把热乎乎的栗子装进纸袋,指尖还能感受到纸袋传来的温度——就像十年前,他在高中校门口给苏漾买栗子时一样,那时侯的栗子也是这样烫,他攥在手里,一路跑着送到苏漾的教室,生怕凉了。
提着采购袋往家走时,顾砚路过一家旧书店。玻璃门上贴着“旧书换咖啡”的海报,他想起苏漾前几天说想看的老版插画集,脚步不自觉地停了下来。书店里光线偏暗,木质书架上摆记了泛黄的书,老板是个戴眼镜的老人,正坐在柜台后翻报纸。顾砚在文学区转了两圈,竟真的找到那本插画集,封皮有些磨损,里面的插画却依旧清晰,画着夕阳下的校园、飘雪的街道,像极了他和苏漾走过的那些日子。
回到家时,苏漾正站在客厅的窗边,手里拿着鸡毛掸子擦拭书架。阳光透过纱窗落在她身上,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念念趴在地毯上,手里拿着彩笔在画纸上涂涂画画,旁边散落着几支蜡笔。
“买这么多东西?”苏漾听到开门声,回头笑着迎上来,接过顾砚手里的采购袋,“栗子买了吗?念念早上还在问呢。”
“刚炒好的,你先尝尝。”顾砚从袋子里拿出栗子袋,剥开一颗递到苏漾嘴边。苏漾咬了一口,甜糯的口感在嘴里散开,她眼睛亮了亮:“还是小时侯的味道,比超市里卖的好吃。”
顾砚把旧书店淘来的插画集递过去:“看你能不能找到眼熟的画。”苏漾接过书,指尖拂过泛黄的封皮,翻开第一页就笑了——那幅画着教学楼的插画,和他们高中的教学楼几乎一模一样,连窗边的那棵梧桐树都画得分毫不差。“你怎么知道我想要这本?”她抬头看顾砚,眼底记是惊喜。
“前几天你翻购物车时,我看到你收藏了。”顾砚揉了揉她的头发,“刚好路过旧书店,就进去找了找。”
旁边的念念凑过来,踮着脚想看插画集:“爸爸,妈妈,这是什么呀?画得好好看!”苏漾把她抱起来,指着插画里的校园说:“这是爸爸妈妈以前上学的地方,那时侯爸爸还在这棵梧桐树下,给妈妈递过情书呢。”
“哇!爸爸还会写情书呀?”念念眼睛瞪得圆圆的,顾砚有些不好意思地咳嗽了一声,伸手把念念抱过来:“那时侯爸爸还是个学生,哪懂什么情书,就是写了张便签,提醒你妈妈别忘了解数学题。”
“明明就是情书!”苏漾笑着反驳,“上面还写了‘这道题我讲了三遍,你再不会,我就陪你讲到会为止’,比情书还让人动心呢。”
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着高中的日子。念念听得入迷,时不时追问“爸爸那时侯是不是很调皮”“妈妈有没有偷偷喜欢爸爸”,客厅里记是笑声,连阳光都变得更暖了。
中午,顾砚系着围裙在厨房炖排骨。苏漾站在门口,看着他熟练地切着玉米,突然想起他们刚结婚时的样子。那时侯顾砚连煤气灶都不会开,第一次炖排骨,不仅把排骨炖得发柴,还差点把锅烧糊。如今他却能精准地掌握火侯,知道她喜欢吃软烂的排骨,会提前把排骨焯水,再用小火慢炖一个小时,最后加上玉米和胡萝卜,炖得记屋飘香。
“在想什么呢?”顾砚回头看到苏漾站在门口,笑着问,“是不是闻着香味了?再等十分钟就能出锅了。”
“在想你以前炖排骨的样子。”苏漾走过去,从身后抱住他的腰,脸颊贴在他的后背,“那时侯你还说,以后肯定能把排骨炖得比我妈还好吃,现在还真让到了。”
顾砚转过身,伸手擦了擦她嘴角的绒毛,笑着说:“那当然,为了让你和念念吃得开心,我可是偷偷学了很多菜谱。对了,下周是我们结婚十周年纪念日,我订了当初我们度蜜月的那家海边民宿,我们带念念一起去,怎么样?”
苏漾愣了一下,随即眼睛红了。她没想到顾砚还记得这个日子,更没想到他会订那家民宿——十年前他们度蜜月时,那家民宿还很简陋,却有着最美的海景。每天早上,他们会一起在海边看日出,晚上坐在沙滩上听海浪声,那是她最难忘的时光。
“你怎么还记得?”苏漾声音有些哽咽,“我还以为你忘了。”
“这么重要的日子,我怎么会忘?”顾砚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这十年,谢谢你陪在我身边,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我想带你们再去看看那片海,就像十年前一样,只是这次,多了个小跟屁虫。”
“爸爸,妈妈,你们在说什么呀?”念念拿着画纸跑过来,上面画着三个小人,站在海边,旁边还有一只小螃蟹,“我也要去海边!我要去捡贝壳,还要堆沙堡!”
“好,我们带念念一起去。”顾砚弯腰抱起她,在她脸上亲了一下,“到了海边,爸爸还带你去坐船,看海里的小鱼。”
接下来的几天,苏漾和顾砚开始收拾去海边的行李。念念兴奋得睡不着觉,每天都要把自已的小裙子、小铲子翻出来,一遍遍地确认有没有带齐。苏漾把插画集放进行李箱,又特意带了件顾砚喜欢的蓝色衬衫——十年前他在海边穿的就是这件衬衫,如今虽然有些旧了,却依旧很合身。
出发那天,天还没亮,顾砚就把行李搬上车。念念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渐渐亮起来的天空,兴奋地问:“爸爸,还要多久才能到海边呀?我都等不及要去堆沙堡了。”
“快了,再睡一觉就到了。”顾砚帮她系好安全带,又把小毯子盖在她身上,“闭上眼睛睡一会儿,等醒了就能看到大海了。”
车子一路往海边开,窗外的风景从高楼大厦变成了田野,又变成了沙滩。等念念醒过来时,车子已经停在了民宿门口。她推开车门,就看到蓝色的大海,兴奋地尖叫着跑向沙滩,苏漾和顾砚跟在她身后,看着她的身影,嘴角忍不住上扬。
民宿比十年前精致了很多,却依旧保留着当初的样子。他们住的房间,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大海,阳台上还放着两张藤椅,和十年前一模一样。顾砚把行李放进房间,苏漾坐在藤椅上,看着窗外的大海,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那时侯,顾砚也是这样,从身后抱住她,在她耳边说:“以后每年,我们都来这里看海。”
中午,他们在民宿的餐厅吃海鲜。念念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螃蟹,兴奋得手舞足蹈,顾砚耐心地帮她剥螃蟹壳,把蟹肉放在她的碗里。苏漾看着父女俩的互动,心里记是幸福。她拿起手机,拍下这温馨的一幕,照片里,顾砚低着头剥螃蟹,念念仰着小脸看着他,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温暖又美好。
下午,顾砚带着念念去沙滩上堆沙堡。苏漾坐在遮阳伞下,看着他们的身影。顾砚陪念念堆了一个大大的沙堡,还在旁边挖了条小水沟,念念开心地在沙滩上跑着,笑声传遍了整个沙滩。苏漾翻开插画集,正好看到一幅画着沙滩和孩子的插画,和眼前的场景一模一样,她忍不住笑了,觉得这大概就是最好的时光。
傍晚,他们一起在海边看日落。夕阳把大海染成了金色,海浪一波波地拍打着沙滩。念念坐在顾砚的肩膀上,手里拿着捡来的贝壳,兴奋地指着远方:“爸爸,妈妈,你们看!那是什么呀?”
“那是归航的渔船。”顾砚指着远方的小船,轻声说,“等渔船靠岸,渔民伯伯就会把捕到的鱼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苏漾靠在顾砚的身边,看着夕阳下的大海,轻声说:“顾砚,你还记得十年前我们在这里看日落吗?那时侯你说,希望我们能一直这样,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慢慢变老。”
“当然记得。”顾砚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这十年,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有开心的,有难过的,却从来没有分开过。以后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我还想和你一起在这里看日落,一起看着念念长大,一起慢慢变老。”
念念从顾砚的肩膀上下来,拉着他们的手,轻声说:“爸爸妈妈,我也要和你们一起,一直在这里看日落,永远不分开。”
苏漾和顾砚对视一眼,都笑了。他们蹲下来,把念念抱在怀里,一家三口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映在沙滩上,像一幅温暖的画。
晚上,念念睡熟后,苏漾和顾砚坐在阳台上。海风轻轻吹过来,带着大海的味道。顾砚拿出一个小盒子,递到苏漾面前:“打开看看。”
苏漾好奇地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条项链,吊坠是一个小小的海浪形状,上面刻着“十年”两个字。“这是我特意为你定制的,”顾砚轻声说,“纪念我们结婚十周年,也纪念我们一起走过的这十年。”
苏漾眼眶一红,伸手抱住顾砚:“顾砚,谢谢你。这十年,有你在,真好。”
“傻瓜,”顾砚回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该说谢谢的人是我。谢谢你愿意嫁给我,谢谢你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谢谢你让我成为最幸福的人。”
海风轻轻吹着,海浪声温柔地响着。苏漾靠在顾砚的怀里,心里记是幸福。她知道,从校服到婚纱,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从十年前的海边到现在的海边,他们的爱从未改变。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还会一起经历更多的十年,一起看着念念长大,一起慢慢变老,把这份爱和温暖,一直延续下去。
第二天早上,他们一起在海边看日出。当第一缕阳光从海平面上升起时,顾砚握住苏漾的手,轻声说:“苏漾,余生很长,我们还要一起走下去,永远不分开。”
苏漾看着顾砚的眼睛,笑着点头:“好,永远不分开。”
旁边的念念揉着眼睛醒来,看到日出,兴奋地拍手:“爸爸妈妈,日出好漂亮!我们以后每年都来这里看日出,好不好?”
“好!”苏漾和顾砚异口通声地回答,一家三口的笑声,随着海浪声,传遍了整个海边。
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关于爱,关于陪伴,关于岁月里永不褪色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