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光下的箫声与不熄的烛火
忘忧谷里无论清晨或是夜晚总是来得特别早,太阳刚一下山,黑暗便迅速笼罩了整个山谷。柳玉溪是个特别怕黑的人,每当夜幕降临,她就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苏婆婆常常让她去药庐的后墙喂那些虫子,但每次她都不敢一个人去,总是要拉着栖不离一起。栖不离看到柳玉溪那害怕的样子,也只好陪着她。
然而,这一切都被染弦段看在眼里。他发现柳玉溪怕黑之后,每天傍晚都会早早地来到她的竹屋前,静静地靠在窗边。他怀里揣着那支新箫,那是他用竹子亲手制作的,竹节上有一道小小的裂缝,所以吹出来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却格外温柔。
染弦段并不会吹奏复杂的曲子,他只是根据自已的心情和感受,随意地编造了一首简单的调子。这些调子就像风吹过青梅树时发出的沙沙声,又像溪水淌过石头时的潺潺声。
柳玉溪趴在窗台上,托着下巴听。有次她问:“弦段哥,你吹的是什么曲子呀?”染弦段坐在窗下的石头上,月光照在他的发梢,泛着淡淡的银辉:“你忘啦,我说过,等我学会了就自已编一首曲子吹过你们听,它名字叫《忘忧调》,听了就不会怕黑了。”
那天夜里,谷里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滴轻轻地敲打着窗户,发出细微的声响。染弦段静静地站在雨中,他的衣服已经被雨水湿透,但他手中的箫却没有停下,悠扬的箫声在雨幕中回荡。
柳玉溪躺在床上,被这箫声吸引,她忍不住起身,走到窗边,轻轻地推开一条缝。透过窗户的缝隙,她看到了染弦段,他的身影在雨中显得有些单薄。柳玉溪心生怜悯,她从桌上拿起一块干布,小心翼翼地递出去:“弦段哥,你进来避避雨吧。”
染弦段微微摇头,他的目光落在柳玉溪手中的干布上,嘴角露出一抹微笑:“吹完这首就走啦。”他伸出手,接过干布,搭在肩上,然后继续吹奏着箫。箫声在雨里飘荡,仿佛一层柔软的膜,将柳玉溪的害怕都包裹起来。
柳玉溪听着那箫声,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她回到床上,静静地躺着,聆听着窗外的箫声,不知不觉间,她的眼皮越来越沉重,最终缓缓闭上,进入了梦乡。在梦中,她看到了青梅树开花的样子,记树的花朵洁白如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当第二天清晨的阳光洒在窗台上时,柳玉溪悠悠转醒。她看向窗台,惊讶地发现那里放着一朵用箫管挑着的青梅花。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水,宛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般
柳玉溪拿起那朵青梅花和竹箫,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这一定是染弦段留下的。柳玉溪走到窗边,推开窗户,让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此时,箫声似乎还在空气中回荡,虽然染弦段早已离去,但那箫声却像未散尽的余温,久久萦绕在柳玉溪的心头。
感受了许久清晨的风后,柳玉溪就把那支竹箫珍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