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九秩浮沉 > 第6章
杨长生从派出所跑出来时,自行车的链条都差点蹬飞。他直奔分局,李队长正在办公室里收拾行李——市局已经批了跨省追捕的申请,刑侦队抽调了五个人,由李队长带队,杨长生作为熟悉案情的民警一同前往。
“赶紧回去收拾东西,半小时后在分局门口集合!”李队长把一件防弹背心扔给他,“瑞丽那边乱得很,边境线上什么人都有,张宏达手里可能有家伙,小心点。”
“知道了!”杨长生接过防弹背心,揣在怀里,骑车往宿舍赶。他的宿舍就在派出所后面的老家属院,一间十平米的小房间,除了一张床、一个衣柜,就只剩墙角堆着的几个军绿色行李袋——那是他从部队带回来的,里面装着军装、军功章,还有几双没穿过的解放鞋。
他胡乱塞了两件换洗衣物、洗漱用品,又把苏婉给的那叠钱塞进贴身的衣兜,最后从衣柜顶上翻出一把军用匕首——那是他在部队时的战利品,刀鞘都磨得发亮,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别在了后腰。不是为了打架,是为了心里踏实——在边境那种地方,手里有家伙,总比赤手空拳强。
半小时后,杨长生准时出现在分局门口。刑侦队的队员们已经到了,都是些三十多岁的老警察,个个面色凝重。李队长坐在一辆老旧的吉普车副驾上,冲他喊:“上车!直接去火车站,票已经买好了!”
杨长生钻进后座,车里弥漫着烟味和汗味。一个叫老周的民警拍了拍他的肩膀:“杨所,第一次去边境?”
“嗯。”杨长生点点头。
“那边跟咱们津海不一样,”老周叼着烟,眯着眼说,“瑞丽街上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缅甸人,还有不少越南、老挝的,鱼龙混杂。张宏达要是想偷渡,有的是人帮他——那些‘蛇头’要钱不要命,只要给够钱,就算是枪子儿堆里也能给你开出条路。”
杨长生没说话,靠在车窗上,看着津海的街景一点点后退。他想起苏婉的传呼,她在滇省的朋友说,张宏达联系了一个叫“老缅”的缅甸人,专门负责偷渡,两人约定在瑞丽的勐卯镇碰面。勐卯镇离边境线只有不到五公里,是偷渡的高发地,要是张宏达从那里过了境,再想抓他,就难如登天了。
火车开了两天两夜,从津海到昆明,再转乘汽车往瑞丽赶。汽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窗外的景色从平原变成了崇山峻岭,空气里的湿气越来越重,路边的房子也渐渐有了东南亚的风格——尖顶的佛塔、彩色的经幡,还有穿着筒裙的缅甸女人背着竹篓走过。
“快到了!”老周指着前方,“看见那片榕树了吗?过了那片树,就是瑞丽市区。”
杨长生揉了揉发麻的腿,心里的弦绷得更紧了。他拿出传呼机,给苏婉发了条消息:“已到滇省,预计傍晚抵瑞丽。”
没过多久,苏婉的回复来了:“滇省朋友叫阿坤,已在瑞丽等着,电话139xxxx5678。他是当地人,熟悉边境情况,有需要随时找他。”
他把号码记在手心,心里踏实了不少。苏婉总是这样,不管他遇到什么事,都能提前帮他铺好路,像一盏灯,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照着。
傍晚时分,汽车终于抵达瑞丽市区。瑞丽不大,一条主街贯穿南北,两边都是低矮的商铺,卖着翡翠、玉石,还有各种东南亚零食。街上的人大多说着云南方言和缅甸语,偶尔能听到几句生硬的普通话。
他们先去了瑞丽市公安局对接。接待他们的是刑侦大队的张队长,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说话带着浓重的云南口音:“李队,杨所,你们可来了!张宏达的事我们已经收到通报,这几天一直在勐卯镇布控,但那小子太狡猾,一直没露面。”
“‘老缅’的情况摸清楚了吗?”李队长问。
“摸清楚了,”张队长递给他们一份资料,“真名叫吴觉,缅甸勐拉人,在勐卯镇开了家杂货店,表面上卖东西,暗地里做偷渡生意,跟不少逃犯打过交道。我们的人已经盯着他的店了,但没敢惊动——怕打草惊蛇,让张宏达跑了。”
杨长生接过资料,上面贴着一张吴觉的照片:五十多岁,留着络腮胡,眼神浑浊,看起来很普通,就像街边随处可见的老人。但他知道,这种人最危险——越是不起眼,越能在边境线上混得风生水起。
“现在怎么办?”杨长生问,“就一直盯着吴觉的店?”
“只能这样。”张队长叹了口气,“勐卯镇的边境线太长,有很多小路根本没人管,张宏达要是跟吴觉接上头,随时都能偷渡。我们的人不够,只能重点盯吴觉这条线。”
李队长皱了皱眉:“不行,太被动了。杨长生,你跟我去勐卯镇看看,其他人留在市局,随时准备支援。”
“好!”杨长生立刻站起来。
张队长派了两个当地民警带路,开着一辆民用牌照的面包车,往勐卯镇赶。勐卯镇离瑞丽市区二十多公里,开车半小时就到了。镇子很小,只有一条主街,吴觉的杂货店就在街尾,门口摆着几筐水果,几个缅甸小孩在门口打闹。
他们把车停在离杂货店不远的巷子里,杨长生和李队长坐在后座,透过车窗观察。杂货店的门开着,吴觉正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抽烟,时不时抬头看看街上的人,眼神警惕。
“这老东西,警惕性很高啊。”李队长低声说,“杨长生,你有没有办法接近他,探探口风?”
杨长生想了想,从包里翻出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换上,又把头发弄乱了些,看起来像个在边境讨生活的小商贩。“我去试试,就说想偷渡去缅甸找工作。”
“小心点,”李队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要是不对劲,立刻撤回来。”
杨长生推开车门,装作闲逛的样子,慢慢走到杂货店门口。吴觉抬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继续抽烟。
“老板,买瓶水。”杨长生拿起一瓶矿泉水,递过去五块钱。
吴觉接过钱,找给他三块,还是没说话。
杨长生拧开矿泉水,喝了一口,装作不经意地说:“老板,问你个事——你知道怎么去缅甸吗?我想去那边找个活干,听说那边工资高。”
吴觉的眼神动了动,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你是哪里人?去缅甸干什么?”
“津海来的,在这边找不到工作,听说缅甸的玉石矿招人,想过去试试。”杨长生故意说得吞吞吐吐,装作很紧张的样子。
吴觉沉默了一会儿,压低声音:“偷渡很危险,要不少钱。”
“钱不是问题,只要能过去。”杨长生从兜里掏出几百块钱,递了过去,“老板,你帮我想想办法,这是定金。”
吴觉接过钱,塞进兜里,左右看了看,说:“今晚十点,你到镇东头的大榕树下等着,有人会来接你。记住,别跟任何人说,不然你就别想过去了。”
“好,好!谢谢老板!”杨长生装作很激动的样子,转身离开了杂货店。
回到面包车上,李队长赶紧问:“怎么样?”
“成了!”杨长生说,“他让我今晚十点去镇东头的大榕树下,有人接我。看来张宏达应该也会在那里碰面。”
“太好了!”李队长立刻给市局打电话,“张队,立刻派二十个警力过来,包围勐卯镇东头的大榕树,准备抓捕张宏达!”
挂了电话,李队长拍了拍杨长生的肩膀:“行啊小子,演得挺像那么回事!”
杨长生笑了笑,心里却没那么轻松。他知道,今晚的行动很危险——吴觉肯定有枪,张宏达的手下说不定也在附近,一旦暴露,就是一场恶战。
晚上八点,瑞丽市局的警力陆续赶到,悄悄包围了镇东头的大榕树。大榕树很大,枝繁叶茂,树下是一片空地,周围都是低矮的平房,很适合埋伏。
杨长生和李队长躲在一辆废弃的卡车后面,盯着大榕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街上的人越来越少,只有偶尔几声狗叫打破寂静。
九点五十,一个黑影从巷子里走了出来,慢慢走向大榕树。杨长生眯起眼睛,看清了那人的脸——正是张宏达!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外套,戴着帽子,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行李箱,警惕地环顾四周。
“目标出现!”李队长低声说,拿出对讲机,“各单位注意,目标已到,准备行动!”
张宏达走到大榕树下,站了一会儿,吴觉从另一条巷子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手电筒,照了照张宏达的脸:“钱带来了吗?”
“带来了。”张宏达打开行李箱,里面装满了现金,“五十万,一分不少。什么时候能走?”
“等我的人来接你,再过半小时,边境那边的人就到了。”吴觉说,伸手去拿行李箱。
就在这时,李队长大喊一声:“不许动!警察!”
张宏达和吴觉吓了一跳,转身就想跑。杨长生立刻冲了出去,朝着张宏达扑过去。张宏达反应很快,从怀里掏出一把手枪,朝着杨长生开枪。
“小心!”李队长大喊。
杨长生赶紧卧倒,子弹擦着他的肩膀飞过,打在树干上,溅起一片木屑。他翻身站起来,拔出后腰的军用匕首,朝着张宏达冲过去。张宏达还想开枪,杨长生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用力一拧,手枪掉在了地上。
张宏达疼得大叫,挥起拳头朝着杨长生打过来。杨长生侧身躲开,一拳打在张宏达的肚子上,张宏达弯腰捂肚子,杨长生趁机用膝盖顶住他的后背,把他按在地上,戴上手铐。
另一边,吴觉想跑,被老周和几个民警抓住了,按在地上动弹不得。
“张宏达,你跑不了了!”杨长生看着地上的张宏达,心里充满了激动。他终于抓住张宏达了,为张建国报仇了!
张宏达趴在地上,不甘心地大喊:“你们别得意!我上面有人!你们抓了我,也没好果子吃!”
“闭嘴!”李队长说,“你涉嫌偷税漏税、挪用公款、故意杀人,证据确凿,谁也救不了你!”
民警们把张宏达和吴觉押上警车,杨长生捡起地上的手枪和行李箱,心里松了口气。他拿出传呼机,给苏婉发了条消息:“已抓获张宏达,一切安全。”
没过多久,苏婉的回复来了:“太好了!注意安全,等你回来!”
杨长生看着传呼机,笑了。他知道,这次能顺利抓住张宏达,多亏了苏婉的帮助,多亏了李队长和同事们的配合,也多亏了他在部队里练出的本事。
警车开回瑞丽市局,张宏达和吴觉被关进了审讯室。杨长生和李队长坐在审讯室外,等着审讯结果。
“杨所,这次你立了大功!”老周笑着说,“回去之后,分局肯定会给你记功的!”
“都是大家的功劳。”杨长生说,心里却在想张建国的家人——他终于可以给他们一个交代了。
审讯进行了一夜,张宏达一开始还想狡辩,但在证据面前,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他承认自己偷税漏税五百万,挪用公款两百万,并且因为张建国带头反对拆迁,派人打伤了张建国,导致他死亡。他还承认,他跑之前,是区建委的副主任王志强给他通风报信,让他赶紧跑的。
“王志强?”李队长皱起眉,“他可是区里的领导,怎么会和张宏达勾结在一起?”
“他们是老同学,王志强收了我不少好处。”张宏达说,“我给他送了一套房子,还有五十万现金,他才帮我通风报信的。”
杨长生心里一沉,他没想到,竟然是区建委的副主任给张宏达通风报信。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之前查那个科员查不下去了,原来是有王志强在背后撑腰。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李队长问。
“我没什么要说的了,我认罪。”张宏达说,低下了头。
审讯结束后,杨长生和李队长都很兴奋。他们不仅抓住了张宏达,还牵扯出了区建委的副主任,这可是个大案。
杨长生给王所打了个电话,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王所很高兴:“好小子,干得漂亮!为咱们南开分局争光了!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我们明天就回去。”杨长生说。
挂了电话,杨长生走出审讯室,看着瑞丽的天空。天已经亮了,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整个城市。他知道,这次瑞丽之行,虽然辛苦,但很值得。他不仅为张建国报了仇,还破了一个大案,维护了正义。
他想起了苏婉,想起了她在粤州为他打听线索,想起了她的支持和鼓励。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到津海,见到苏婉,和她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第二天一早,杨长生和刑侦队的队员们一起,押着张宏达和吴觉,坐上了回津海的火车。火车开了三天三夜,终于到达了津海火车站。
站台上,王所和派出所的同事们已经在等着他们了,还有幸福里的居民代表周建国和李二柱。
“杨同志,你回来了!”周建国和李二柱跑过来,握住杨长生的手,眼里含着泪,“张宏达终于被抓住了,张建国的仇终于报了!”
“是啊,终于报了仇了。”杨长生说,心里也很激动。
王所拍了拍杨长生的肩膀:“好小子,干得漂亮!为咱们南开分局争光了!”
“谢谢王所,这是大家的功劳。”杨长生说。
回到派出所,杨长生受到了同事们的热烈欢迎。大家都围上来,问他在瑞丽的经历,杨长生一一给他们讲述,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晚上,派出所举行了庆功宴,王所亲自给杨长生倒酒:“杨长生,这次你立了大功,分局肯定会给你记功的。好好干,前途无量!”
“谢谢王所,我会继续努力的。”杨长生说,举起酒杯,和王所碰了一下。
庆功宴上,大家都很开心,喝了很多酒。杨长生也喝了不少,他觉得很开心,这是他转业以来,第一次这么有成就感。
正在这时,他的传呼机响了,是苏婉发来的:“我已经到津海了,在火车站旁边的‘津海宾馆’,你忙完了过来找我。”
杨长生心里一喜,赶紧跟王所和同事们告别,骑着自行车往津海宾馆赶。
到了津海宾馆,杨长生找到了苏婉的房间,敲了敲门。
“进。”里面传来苏婉的声音。
推开门,苏婉正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听见声音,转过头,笑着说:“你来了。”
杨长生走过去,一把抱住苏婉:“苏婉,我好想你。”
“我也想你。”苏婉说,紧紧地抱着杨长生。
他们相拥了很久,才分开。杨长生看着苏婉,她比上次见面时瘦了一点,但还是那么漂亮。
“这次去瑞丽,辛苦你了。”苏婉说,抚摸着杨长生的脸。
“不辛苦,能抓住张宏达,为张建国报仇,再辛苦也值得。”杨长生说,“对了,你怎么突然来了?怎么不提前告诉我?”
“我想给你一个惊喜。”苏婉笑着说,“我已经把粤州分公司的事处理完了,以后就在津海定居了,我们可以经常见面了。”
“真的吗?太好了!”杨长生惊喜地说,“我们以后可以一起在津海生活了。”
“嗯。”苏婉说,靠在杨长生的肩膀上,“我已经在津海买了一套房子,等过几天我们就搬进去。”
杨长生心里充满了幸福,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知道,只要有苏婉在身边,他什么都不怕了。未来的路还很长,可能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他相信,只要他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