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12日,津海的雾比往常更浓,连向阳派出所院子里的老梧桐树都只剩个模糊的轮廓。杨长生攥着市局纪检组签发的拘传证,指节因为用力泛白——这张纸昨晚老郑送过来时,油墨还没干透,上面“王志强”三个字被红笔圈了圈,像道绕不开的坎。
“李队,人都到齐了?”杨长生往警车后视镜里看,后座坐着两个刑侦队的民警,手里攥着手铐,脸色严肃。李队长坐在副驾,正低头检查配枪,听见问话,抬了抬头:“都到了,分局还派了两个便衣,在区建委门口盯着,防止王志强跑了。”
车刚拐出派出所巷口,杨长生的传呼机就响了,是苏婉发来的:“王志强的司机早上接了个电话,往区建委方向去了,注意安全。”他把传呼机揣回兜里,心里更沉了——王志强肯定收到了风声,今天的拘传,怕是不会顺利。
区建委的办公楼在津海道上,是栋刚翻新的五层小楼,门口挂着“津海市南开区城乡建设委员会”的牌子,油漆亮得能照见人影。杨长生让警车停在对面的胡同里,自己和李队长换了便衣,往办公楼走。刚到门口,就看见个穿灰色西装的男人站在台阶上抽烟,是王志强的司机老吴。
老吴也看见他们了,眼神一慌,赶紧把烟掐了,往楼里跑。杨长生心里咯噔一下,拔腿就追:“拦住他!”
李队长反应快,伸腿绊了老吴一下,老吴“哎哟”一声摔在地上,怀里的手机掉了出来,屏幕还亮着,通话记录里刚拨过“刘书记”的号码——区政法委的刘书记,王志强的后台。
“想通风报信?”李队长把老吴按在地上,掏出手铐,“跟我们走一趟!”
杨长生没管老吴,径直往楼上冲。区建委的楼道里很安静,只有办公室的门虚掩着,能听见里面的说话声。王志强的办公室在三楼最里面,门开着条缝,里面传来他的声音:“刘书记,您放心,我没那么傻,他们拿不到证据……”
杨长生一脚踹开门,手里的拘传证亮了出来:“王志强,市局纪检组奉命拘传你,跟我们走!”
王志强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里还拿着电话,看见杨长生,脸色瞬间白了,但很快又硬了起来,把电话往桌上一摔:“杨长生,你敢闯我的办公室?知道我是谁吗?”
“区建委副主任,正处级干部。”杨长生走到他面前,把拘传证放在桌上,“但现在,你是涉嫌受贿、包庇罪犯的嫌疑人。请你配合,跟我们走。”
王志强冷笑一声,往后靠在椅背上,从抽屉里掏出个保温杯,慢悠悠地喝了口茶:“我不去。没有区里的批准,谁也不能带我走——你们市局纪检组也不行!”
正说着,楼道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区建委的主任张卫国领着几个工作人员跑了进来,张卫国指着杨长生:“杨警官,你这是干什么?王主任是区里的重点干部,你们不能说拘传就拘传,得按程序来!”
“程序?”李队长也走了进来,掏出工作证,“张主任,这是市局纪检组签发的拘传证,程序合法。你要是阻碍执法,我们可以告你包庇!”
张卫国的脸色变了变,却没让开:“我不管什么证,王主任负责的开发区项目马上就要签合同,这时候把他带走,项目黄了谁负责?你们承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杨长生心里清楚,张卫国是在拖延时间——王志强肯定已经给刘书记打了电话,刘书记说不定正往这儿赶。他看了眼手表,已经快十点了,再拖下去,恐怕会生变数。
“张主任,开发区项目的事,你可以找区里其他领导接手。”杨长生语气很沉,“但王志强的案子,今天必须办。你要是再阻碍,我们就联系市局,让市局派人过来!”
张卫国还想说什么,王志强却突然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西装:“行了,张主任,我跟他们走。不过我警告你们,要是查不出什么,我肯定会投诉你们!”
杨长生心里松了口气,示意民警过来给王志强戴手铐。可就在这时,一辆黑色的桑塔纳停在楼下,刘书记从车里下来,往楼上跑,一边跑一边喊:“住手!谁让你们拘传王主任的?”
刘书记冲进办公室,看见王志强手腕上的手铐,脸色铁青:“杨长生,李建军,你们眼里还有没有区里的领导?赶紧把王主任放了!”
“刘书记,这是市局纪检组的命令,我们只是执行公务。”李队长上前一步,挡住刘书记,“您要是有意见,可以去市局反映,别在这儿阻碍执法。”
刘书记气得发抖,指着李队长:“好,好!你们等着!”他掏出手机,就要给市局领导打电话。
杨长生心里一紧,要是刘书记真给市局领导打电话,说不定会有人出面干预,到时候王志强就真的走不了了。他赶紧掏出传呼机,给老郑发了条消息:“刘书记在区建委阻碍拘传,速请市局纪检组来人。”
没过五分钟,老郑就带着两个市局纪检组的工作人员赶来了。老郑走到刘书记面前,掏出证件:“刘书记,我是市局纪检组的郑明远。王志强涉嫌受贿一案,证据确凿,拘传合法。您要是继续阻碍,我们会向市纪委反映您的问题。”
刘书记看见老郑,脸色瞬间垮了——他知道老郑的后台硬,是市纪委书记的得力助手,自己根本惹不起。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话,悻悻地退到了一边。
王志强的脸色彻底白了,他知道,这次没人能救他了。民警把他押着往外走,经过张卫国身边时,王志强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刚才张卫国要是再坚持一会儿,刘书记说不定就能拦住他们。
把王志强押上警车,杨长生才松了口气。李队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行啊小子,刚才够冷静的,要是换了别人,早就被刘书记镇住了。”
杨长生笑了笑,心里却想着苏婉——要是没有苏婉提前告诉他王志强司机的动静,他们今天说不定就扑空了。他掏出传呼机,给苏婉发了条消息:“已拘传王志强,一切顺利。”
没过多久,苏婉的回复来了:“太好了!晚上我做红烧肉,等你回来庆祝。对了,我朋友查到王志强的老婆把家里的存折都转移了,你让老郑盯着点,别让他们把钱转走。”
杨长生把消息告诉老郑,老郑立刻给银行打电话,冻结了王志强及其家人的账户。警车往市局开,窗外的雾已经散了,阳光照在街道上,杨长生看着王志强被手铐铐住的手腕,心里却没什么胜利的喜悦——他知道,王志强背后的人还没揪出来,这场仗,还没打完。
回到市局,王志强被关进了审讯室。杨长生和老郑、李队长坐在审讯室外,等着审讯开始。老郑喝了口茶:“长生,这次多亏了你,要是再晚一步,王志强说不定就跑了。”
“都是大家的功劳。”杨长生说,“对了,王志强提到的开发区项目,会不会有问题?”
老郑皱了皱眉:“我们已经让经侦队去查了,据说那个项目是王志强和赵刚一起搞的,土地审批手续可能有问题。你要是有空,也可以去查查——赵刚现在还没抓,说不定能从他那儿找到更多证据。”
杨长生点点头,心里盘算着——赵刚是王志强的同伙,只要抓住赵刚,就能把王志强的案子钉死,还能揪出更多背后的人。他掏出传呼机,给苏婉发了条消息,让她帮忙查赵刚的下落。
下午三点多,苏婉的传呼来了:“赵刚躲在津海郊区的一个私人会所里,我朋友已经盯着他了,你们可以派人去抓。”
杨长生赶紧把消息告诉李队长,李队长立刻带了几个民警,往郊区赶。杨长生则留在市局,等着审讯王志强的结果。
审讯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王志强一开始还想狡辩,说自己没收过张宏达的房子和钱,也没给张宏达通风报信。可当老郑把银行流水、装修记录、刘芳的口供摆在他面前时,王志强终于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我错了,我不该收张宏达的房子和钱,也不该给张宏达通风报信。”王志强的声音沙哑,“但我也是被逼的,张宏达威胁我,说要是我不帮他,就把我以前的事抖出去……”
“你以前还有什么事?”老郑追问。
王志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了:“我还收过赵刚的钱,一共五十万,还有一批翡翠,价值大概一百万。赵刚让我帮忙批开发区的土地,我给了他不少方便……”
杨长生心里一震,五十万现金加一百万的翡翠,这比张宏达送的还多!他赶紧记录下来,心里盘算着——赵刚要是被抓住,肯定能牵扯出更多的官员。
晚上七点多,李队长打电话来,说赵刚已经被抓住了,正在往市局赶。杨长生松了口气,走出审讯室,外面的天已经黑了,市局的大楼里灯火通明。他掏出传呼机,给苏婉发了条消息:“赵刚已抓获,晚上我请你吃红烧肉。”
苏婉的回复很快:“不用你请,我已经做好了,在招待所等你。”
杨长生心里暖暖的,跟老郑、李队长打了个招呼,就往苏婉的招待所赶。路上,他想起今天拘传王志强的场景,想起刘书记的阻挠,想起苏婉的帮助,心里感慨万千——在官场上,光有正义感是不够的,还得有朋友的支持,有破局的智慧。
到了招待所,苏婉已经把红烧肉端上桌了,还有两个青菜,一碗西红柿蛋汤。杨长生洗了洗手,坐下就吃,红烧肉炖得软烂,入口即化,是他最爱吃的味道。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苏婉笑着给他盛了碗汤,“今天拘传王志强,没遇到什么危险吧?”
“还好,就是刘书记出来阻挠了一下,后来老郑来了,就解决了。”杨长生喝了口汤,“对了,王志强招了,他还收了赵刚五十万现金和一批翡翠,赵刚的案子可能比我们想的还大。”
苏婉皱了皱眉:“赵刚在津海的关系很广,不仅跟区建委的人熟,还跟市局的一些领导有来往。你们查他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别被他反咬一口。”
“我知道。”杨长生放下筷子,握住苏婉的手,“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苏婉笑了笑,靠在他的肩膀上:“跟你说个事,我津海分公司的地址定下来了,在开发区附近,下周就能装修,到时候你要是有空,就来帮我看看。”
“一定去。”杨长生说,心里充满了期待——苏婉在津海定居,他们以后就能经常见面了,说不定很快就能搬进望海园的新家。
两人正说着,杨长生的传呼机突然响了,是王所发来的:“速回所,幸福里出事了,有居民上访。”
杨长生心里一紧,赶紧站起来:“我得回去了,幸福里可能又出问题了。”
苏婉帮他整理了一下衣服:“小心点,别太累了。”
杨长生点点头,快步往门外走。夜色里,他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往幸福里赶。路上,他心里盘算着——幸福里的居民上访,肯定是因为拆迁补偿款的事,说不定是新开发商又想压低补偿款,他必须得去给居民们撑腰。
到了幸福里,巷口挤满了人,周建国和李二柱正领着几十位居民,举着“要求合理补偿款”的牌子,往街道办走。看见杨长生,周建国赶紧跑过来:“杨同志,你可来了!新开发商说补偿款又要降,从七千块降到六千块,我们不同意,他们就说要强拆!”
杨长生心里一火:“新开发商是谁?怎么敢这么明目张胆地降补偿款?”
“是‘津海置业’的赵总,听说跟区建委的张主任关系很好。”李二柱说,“我们去找街道办李主任,他说‘补偿款是开发商定的,街道办管不了’,我们没办法,只能上访。”
杨长生皱了皱眉,心里清楚——赵总肯定是看王志强被抓了,想趁机压低补偿款,张主任和李主任又在背后撑腰,所以才这么嚣张。他走到居民们面前,大声说:“大家别慌,补偿款的事,我来帮你们解决。新开发商要是敢强拆,我第一个不答应!”
居民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周建国激动地说:“杨同志,我们就信你!有你在,我们就不怕他们!”
杨长生领着居民们往街道办走,心里却没那么轻松——赵总跟张主任有关系,张主任又是区里的领导,他一个派出所的民警,想要帮居民们讨回公道,恐怕没那么容易。但他想起苏婉的话,想起张建国的死,想起自己穿在身上的警服,就觉得自己必须得扛下去。
街道办的门口,李主任正领着几个工作人员,站在台阶上,看见杨长生和居民们,脸色很难看:“杨长生,你怎么把他们带来了?这不是添乱吗?”
“李主任,新开发商降补偿款的事,你知道吗?”杨长生问,语气很沉。
李主任眼神闪烁:“我……我不知道,这是开发商的事,跟街道办没关系。”
“没关系?”杨长生冷笑一声,“街道办的职责就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现在开发商压低补偿款,你不管,还说跟你没关系?你要是不管,我们就去区里、市里上访,让上面的领导看看,你们是怎么当干部的!”
李主任的脸色变了变,赶紧说:“杨同志,有话好好说,别动不动就上访。我这就给赵总打电话,让他过来跟居民们谈。”
杨长生点了点头:“好,我给你半小时,要是赵总不来,我们就去区里。”
李主任赶紧掏出手机,给赵总打电话。杨长生站在居民们中间,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心里暗暗发誓——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要帮居民们讨回公道,不能让他们再受委屈。
半小时后,赵总带着几个手下,开着辆奔驰车来了。赵总穿着西装,戴着金边眼镜,看起来很斯文,可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傲慢:“谁是居民代表?补偿款的事,跟我谈。”
周建国和李二柱走了过去:“我们是代表,补偿款不能降,必须按七千块来!”
赵总冷笑一声:“七千块?你们的房子都是老破小,值不了那么多钱。我最多给六千五,同意就签协议,不同意就等着强拆!”
“你敢强拆?”杨长生上前一步,盯着赵总,“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补偿款必须参照周边类似房屋的市场价格,红桥区的补偿款是八千块,你们给六千五,就是违规!你要是敢强拆,我们就报警,还会去法院告你!”
赵总的脸色变了变,他没想到杨长生会这么懂条例,还敢跟他叫板。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行,七千块就七千块,不过签协议的时间只有三天,三天之内不签,就按六千五算!”
居民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周建国拉着杨长生的手:“杨同志,谢谢你!你真是我们的救星!”
杨长生笑了笑,心里却没那么轻松——赵总这么轻易就答应了,肯定没安好心,说不定后面还会有猫腻。但不管怎样,他帮居民们保住了补偿款,这就够了。
回到派出所,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王所还在办公室等着他,看见他回来,笑着说:“长生,你又立了一功!幸福里的居民给所里打电话,说要给你送锦旗呢。”
“都是应该的。”杨长生说,心里却很疲惫——今天跑了一天,又是拘传王志强,又是处理幸福里的上访,他感觉骨头都快散架了。
“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王所说,“对了,分局刚才打电话来,说王志强的案子要成立专案组,让你也加入,明天去分局报到。”
杨长生心里一喜——加入专案组,就能更深入地查王志强和赵刚的案子,说不定能揪出更多的贪官。他点点头:“好,我明天一早就去。”
回到宿舍,杨长生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想起苏婉做的红烧肉,想起幸福里居民的笑脸,想起王志强被抓时的狼狈,心里感慨万千——在官场上,有黑暗,也有光明;有阻力,也有支持。他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有苏婉在身边,有居民们的信任,有同事们的支持,他就有信心走下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青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