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九秩浮沉 > 第9章
1993年9月13日,津海的太阳总算没被雾遮着,市局专案组的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一道道细长的光斑。杨长生捏着王志强的审讯笔录复印件,指尖在“收受赵刚五十万现金”那行字上反复摩挲——这是昨天晚上刚录的口供,墨迹还带着点潮气,可字里行间的侥幸,却像根刺扎在他心里。
“都说说,下一步怎么查?”专案组组长、市局刑侦支队的高队长敲了敲桌子,目光扫过在场的十几个人。他五十多岁,头发花白,说话时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老郑推了推眼镜,把一叠银行流水放在桌上:“王志强的账户我们查了,去年确实有五十万的不明收入,来源是赵刚的一个私人账户。但赵刚昨天被抓后,一口咬定这五十万是‘借款’,还拿出了借条——虽然借条的日期是后补的,但从法律上,我们很难认定这是受贿。”
“翡翠呢?”杨长生忍不住开口,“王志强招了,赵刚送了他一批翡翠,价值一百万,只要找到这批翡翠,就能钉死他们!”
高队长叹了口气,指了指旁边的一个档案袋:“我们去王志强家、刘芳的丽景园房子都搜过了,没找到翡翠。王志强的老婆说,翡翠早就被她卖了,钱用来给儿子出国留学了——我们查了,她儿子确实在去年去了美国,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正好一百万左右。”
杨长生心里一沉——翡翠卖了,钱花了,这唯一的实锤证据,竟然就这么没了。他想起苏婉昨天说的“赵刚关系广”,现在看来,赵刚不仅关系广,还早有准备,把受贿的痕迹擦得干干净净。
“那开发区项目呢?”李队长开口了,“王志强招了,他给赵刚的项目开了不少绿灯,土地审批手续有问题。我们去查审批档案,说不定能找到证据。”
高队长点了点头:“这个方向可以。长生,你对南开区的情况熟,就负责去区建委查开发区项目的审批档案。老郑,你继续审赵刚,看看能不能从他嘴里套出更多话。李队,你去查王志强儿子在美国的账户,看看有没有不明收入。”
散会后,杨长生拿着高队长签发的调查函,往区建委赶。路上,他给苏婉发了个传呼:“翡翠没找到,赵刚咬着是借款,有点棘手。”
苏婉的回复很快:“我朋友在津海的珠宝行有熟人,帮你问问,去年有没有人卖过一批高档翡翠——赵刚送的翡翠肯定是好货,珠宝行的人说不定有印象。”
杨长生心里一暖,苏婉总是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帮他找到突破口。他把传呼机揣好,心里盘算着——要是能找到买翡翠的人,就能证明翡翠是赵刚送的,王志强的受贿案就能定了。
区建委的档案库在地下室,阴暗潮湿,空气里飘着霉味。张卫国主任亲自领着杨长生过去,脸上堆着笑,可眼神里却藏着警惕:“杨同志,你要查开发区项目的档案,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让下面的人给你准备好。”
“高队长让我尽快查,没时间打招呼。”杨长生没跟他绕圈子,拿出调查函,“麻烦张主任把2002年开发区项目的审批档案给我,包括土地出让合同、规划许可证、环评报告这些。”
张卫国的脸色变了变,转身对档案管理员说:“小王,把开发区项目的档案拿出来,给杨同志。”
小王磨蹭了半天,才从一堆档案柜里翻出个蓝色的档案盒,递给杨长生:“杨同志,这就是所有的档案了。”
杨长生接过档案盒,打开一看,里面的文件乱七八糟,很多关键的页脚都没有签字,土地出让合同上的日期还被涂改过。他皱了皱眉:“张主任,这档案怎么这么乱?关键的签字和日期都有问题,是不是少了什么?”
张卫国赶紧说:“杨同志,这档案放了这么久,可能是受潮了,签字模糊很正常。而且开发区项目是紧急项目,很多手续都是后补的,日期涂改也难免。”
杨长生心里清楚,张卫国是在撒谎——紧急项目的手续也不能违规,日期更不能随便涂改。他把档案盒里的文件一张张拿出来,仔细翻看,突然发现土地出让合同上的受让方,不是赵刚的“津海置业”,而是一个叫“冀北建材”的公司。
“冀北建材?”杨长生抬头看张卫国,“开发区项目不是津海置业负责的吗?怎么土地出让合同是冀北建材的?”
张卫国的眼神慌了:“这……这是个误会,冀北建材是津海置业的子公司,所以用了冀北建材的名义签合同。”
“子公司?”杨长生冷笑一声,“我查过,冀北建材是家空壳公司,去年刚成立,注册资本只有十万块,根本没有开发资质。张主任,你敢说这不是违规操作?”
张卫国的脸色彻底白了,他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杨长生把档案收好,放进档案盒:“这些档案我要带回专案组,要是少了一页,我唯你是问!”
走出区建委,杨长生心里松了口气——虽然翡翠没找到,但开发区项目的审批档案有问题,这又是一个证据。他掏出传呼机,给老郑发了条消息:“区建委开发区项目档案有问题,土地出让给了空壳公司,已带回专案组。”
老郑的回复很快:“太好了!我刚审了赵刚,他承认冀北建材是他的公司,用来转移资产的,你赶紧回来,咱们一起审王志强!”
杨长生骑着自行车,往市局赶。路上,他想起苏婉的话,心里又多了几分期待——要是苏婉能找到买翡翠的人,王志强的案子就能彻底定了。
回到市局,老郑已经在审讯室外等着他了。老郑递给杨长生一杯水:“长生,你来得正好,王志强刚才还在狡辩,说不知道冀北建材是赵刚的公司,你把档案给他看,看他还怎么狡辩!”
杨长生接过水杯,喝了一口,走进审讯室。王志强坐在铁椅子上,脸色憔悴,看见杨长生,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
“王志强,认识这个吗?”杨长生把冀北建材的工商登记资料放在他面前,“冀北建材是赵刚的公司,注册资本十万,没有开发资质,可你却把开发区的土地出让给了他,这不是违规操作是什么?你收了赵刚的五十万和翡翠,就是为了给他开绿灯,对不对?”
王志强盯着资料,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低下了头:“是,我知道冀北建材是赵刚的公司,也知道他没有开发资质。可我也是没办法,赵刚威胁我,说要是我不帮他,就把我收张宏达房子和钱的事抖出去……”
“威胁你?”杨长生追问,“赵刚还威胁你做过什么?有没有其他官员跟你们勾结?”
王志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没有了,就只有我和赵刚,没有其他官员。”
杨长生心里清楚,王志强在撒谎——赵刚的能量这么大,肯定不止勾结了王志强一个官员。但他也知道,王志强现在已经是惊弓之鸟,不会轻易招出其他人,只能慢慢审。
审讯进行到下午五点多,王志强终于签了字,承认了自己违规出让土地、收受贿赂的罪行。杨长生走出审讯室,老郑笑着说:“行啊小子,你这招厉害,一下子就突破了王志强的心理防线。”
“都是大家的功劳。”杨长生说,心里却没那么轻松——王志强虽然认罪了,但没招出其他官员,这说明后面还有更大的网,他们还得继续查。
晚上,杨长生去了苏婉的招待所。苏婉已经做好了饭,有红烧肉、糖醋排骨,还有一个青菜,都是杨长生爱吃的。
“怎么样?王志强招了吗?”苏婉问,给杨长生夹了块排骨。
“招了,承认了违规出让土地和收受贿赂。”杨长生说,“但他没招出其他官员,赵刚也咬得很死,说只有他和王志强勾结。”
苏婉皱了皱眉:“我朋友那边有消息了,去年津海有个珠宝行收过一批高档翡翠,卖主是个女人,说是‘家里祖传的’,珠宝行的人记得她的长相,跟王志强的老婆很像。我已经让朋友把珠宝行老板的联系方式给你了,你明天可以去问问。”
杨长生心里一喜:“太好了!要是能让珠宝行老板指认王志强的老婆,就能证明翡翠是赵刚送的,王志强的案子就能彻底定了!”
“别急,慢慢来。”苏婉拍了拍他的手背,“我还跟你说个事,我爸妈下周要来津海,想看看我,也想……见见你。”
杨长生心里一紧:“见我?你爸妈会不会不同意我们在一起?我只是个派出所的民警,你却是个老板……”
“别瞎想。”苏婉笑了笑,“我爸妈不是那种势利的人,他们更看重你的人品。再说,你现在不是在专案组吗?以后肯定会有出息的。”
杨长生心里暖暖的,握住苏婉的手:“好,我下周一定好好表现,让你爸妈满意。”
两人正说着,杨长生的传呼机突然响了,是家里发来的:“你爸生病住院了,速回冀北。”
杨长生心里一沉,赶紧站起来:“我得回冀北,我爸生病了。”
苏婉也站起来,帮他收拾东西:“我跟你一起去,路上有个照应。”
“不用,你公司还有事,我自己回去就行。”杨长生说,心里很感动——苏婉总是这么体贴。
“公司的事不急,你爸的病更重要。”苏婉坚持道,“我已经跟我朋友说了,让他帮我盯着公司,我们现在就去火车站,买最快的票回冀北。”
杨长生没再拒绝,跟着苏婉往火车站赶。夜色里,两人并肩走在街道上,苏婉的手紧紧握着他的手,给了他温暖和力量。杨长生心里盘算着——父亲的病不知道严不严重,他得赶紧回去,要是严重,就把父亲接到津海来治疗,苏婉认识不少医生,说不定能帮忙。
到了火车站,他们买了最晚一班去冀北的火车,凌晨一点发车。在候车室里,杨长生靠在苏婉的肩膀上,疲惫地闭上了眼睛。苏婉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发,轻声说:“别担心,你爸会没事的。”
杨长生点了点头,心里却很焦虑——他从小就跟父亲亲,父亲是个老实的农民,一辈子都在地里干活,身体一直很好,这次突然生病住院,肯定很严重。他想起自己转业回津海后,只给家里打了几次电话,都没回去过,心里充满了愧疚。
火车开动后,杨长生靠在窗户上,看着外面漆黑的夜色,心里五味杂陈。苏婉靠在他的肩膀上,已经睡着了,呼吸很轻。杨长生看着她的睡颜,心里暖暖的——在他最困难、最焦虑的时候,苏婉总是能陪在他身边,给他支持和安慰。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对苏婉,让她过上幸福的生活。
凌晨四点多,火车到达冀北的县城火车站。杨长生叫醒苏婉,两人打车往县医院赶。县医院的条件很差,病房里挤满了人,空气中飘着消毒水的味道。杨长生找到父亲的病房,看见父亲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母亲坐在床边,眼睛红红的。
“爸!”杨长生跑过去,握住父亲的手。
父亲睁开眼睛,看见杨长生,笑了笑:“长生,你回来了。别担心,我就是有点高血压,没事。”
“高血压怎么会住院?”杨长生问,心里很着急。
母亲叹了口气:“你爸昨天在地里干活,突然晕倒了,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高血压引起的脑供血不足,还说要是再晚送过来,就危险了。”
杨长生心里一紧,看着父亲苍白的脸,心里充满了愧疚:“爸,对不起,我不该这么久不回来看看你。”
“傻孩子,说什么呢。”父亲拍了拍他的手,“你在津海工作忙,我和你妈都理解。对了,这位是……”
杨长生赶紧介绍:“爸,妈,这是苏婉,我的朋友,她陪我回来的。”
苏婉笑着说:“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苏婉。叔叔的病没事吧?要不要转去津海的医院,那边的条件更好。”
母亲看着苏婉,越看越喜欢:“姑娘,谢谢你陪长生回来。你叔叔的病,医生说先在这儿观察几天,要是不行,再转去津海。”
苏婉点了点头:“阿姨,要是需要转院,你跟我说,我在津海认识不少医生,能帮忙安排。”
母亲笑着说:“好,好,谢谢你啊姑娘。”
杨长生坐在父亲的床边,陪父亲说话。父亲问起他在津海的工作,杨长生捡好的跟父亲说,没提案子的事,怕父亲担心。父亲听了,笑着说:“长生,你是个好孩子,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好好干,别辜负了老百姓的信任。”
杨长生点点头:“爸,我知道,我会的。”
上午九点多,医生来查房,说父亲的病情稳定了,再观察几天就能出院。杨长生松了口气,心里盘算着——等父亲出院,就把他和母亲接到津海去,跟他一起住,这样他就能经常照顾他们了。
中午,苏婉去医院附近的餐馆买了饭,给杨长生和他的父母送来。母亲拉着苏婉的手,絮絮叨叨地问她的家庭、工作,苏婉都耐心地回答,母亲越看越喜欢,悄悄跟杨长生说:“长生,这姑娘不错,你要好好把握。”
杨长生笑了笑,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母亲是真心喜欢苏婉,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消息。
下午,杨长生给专案组的高队长打了个电话,说父亲生病,需要请假几天。高队长很通情达理,让他安心照顾父亲,案子的事不用着急。
接下来的几天,杨长生一直在医院照顾父亲,苏婉也陪着他,帮着买饭、洗衣服,还帮母亲打扫卫生,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父亲和母亲都很喜欢苏婉,母亲甚至开始跟苏婉聊起了结婚的事,苏婉的脸红红的,却没拒绝。
9月18日,父亲出院了。杨长生想把父母接到津海,可父亲却不同意:“我和你妈在农村住惯了,去津海反而不适应。等你在津海稳定了,我们再去看你。”
杨长生没办法,只能同意。他给父母留了五千块钱,让他们好好照顾自己,又跟母亲说了苏婉的事,母亲笑着说:“我看这姑娘挺好,你要好好对她,别让她受委屈。”
杨长生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感动。
下午,杨长生和苏婉坐火车回津海。火车上,苏婉靠在杨长生的肩膀上,轻声说:“你爸妈真好,我很喜欢他们。”
“他们也很喜欢你。”杨长生说,握住苏婉的手,“等王志强的案子结了,我们就结婚,好不好?”
苏婉的脸红红的,点了点头:“好。”
杨长生心里充满了幸福,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可以相伴一生的人。虽然王志强的案子还没结,后面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相信,只要有苏婉在身边,有父母的支持,他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过上幸福的生活。
回到津海,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杨长生送苏婉回招待所,刚到门口,就看见老郑在等着他。
“长生,你可回来了!”老郑笑着说,“有好消息,珠宝行老板已经指认了王志强的老婆,承认去年收的翡翠是她卖的,王志强的案子彻底定了!而且,赵刚也招了,他还跟市局的李副局长有勾结,我们已经把李副局长也抓了!”
杨长生心里一喜:“太好了!这么说,王志强的案子终于可以结案了?”
“是啊!”老郑笑着说,“高队长让我告诉你,明天去分局开会,商量结案的事,还要给你记功呢!”
杨长生心里充满了激动,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张建国的仇终于报了,幸福里的居民也能讨回公道了。他看着苏婉,笑着说:“苏婉,我们成功了!”
苏婉也笑了,眼里闪着光:“我就知道你能行。”
杨长生握住苏婉的手,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有苏婉在身边,有同事们的支持,他就有信心走下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青云路,为老百姓做更多的事,不辜负自己穿在身上的警服,不辜负父亲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