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捡魂录 > 第10章 煞气缠身,非鬼非妖

《捡魂录》摘记:“发现啦!王府的怪事不是鬼,是像影子一样的坏运气!粘乎乎的,真讨厌。”
——
西厢房果然不再漏雨了。
不仅不漏,还被收拾得窗明几净,一应用物俱全,甚至比他们刚来时住的客房还要精致舒适几分。
柔软的床铺,崭新的被褥,甚至还贴心地点上了宁神的熏香。
可虞音和小豆站在房门口,谁都没敢先踏进去。
事出反常必有妖。
前几天还对他们严防死守、丢在废院自生自灭,怎么突然就如此优待?
而且还是王爷亲自下的令?
林小豆紧张地扒着门框,探头往里仔细嗅了嗅,又拿出罗盘煞有介事地比划了半天,哭丧着脸道:
“师叔祖,没发现阴气煞气,但也没发现什么机关陷阱……这反而更吓人了啊!王爷到底想干嘛?不会是先礼后兵,喂饱了再杀吧?”
虞音没说话。
她的注意力被房间里的陈设吸引了。
这间屋子似乎以前的主人是个女子。
梳妆台上还摆放着一些未曾带走的、样式略显陈旧的胭脂水粉和首饰盒。
窗前的小几上放着一架蒙尘的古琴。
靠墙的多宝格里,不是常见的玉器古玩,而是一些小巧有趣的陶俑、草编的蛐蛐笼、甚至还有几个颜色鲜艳的磨喝乐泥人……
透着一股鲜活的生活气息,与王府整l冷硬威严的风格格格不入。
不知为何,走进这个房间,她心里那股莫名的酸涩感又隐隐浮现出来。
尤其是看到那个草编的蛐蛐笼时,她甚至有一种想要拿起来看看的冲动。
“既来之,则安之。”虞音甩甩头,把那些奇怪的感觉压下去,学着师父平时的语气,“有舒服地方住,总比睡漏雨的屋子好。”
话虽如此,两人这一晚都睡得不太踏实。
虞音总觉得自已好像睡在别人的地盘上,连空气里那淡淡的、若有似无的陈旧花香,都带着一种陌生的熟悉感,扰得她梦境纷乱。
第二天,周管家带来了新的指令:
不必再去废院,王爷特许他们在王府内“自由”走动,以便“更好地感知异常之源”。
当然,某些明确禁止的区域依旧不能靠近。
这突如其来的“自由”并没有让两人感到轻松,反而像脖子上被套了一根更无形的绳索。
虞音决定不再被动等待。
既然王爷想要他们“感知异常”,那她就好好感知。
她不再局限于西厢房附近,而是真正开始在整个王府允许的范围内细细探查。
她放弃了罗盘和复杂的术法
——
那些她本来也不擅长
——
而是完全依靠自已那点时灵时不灵的、对气息的天然感应。
她走得很慢,时常停下来,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去“闻”,去“感受”。
王府的气息非常复杂。
有侍卫们的肃杀之气,有下人们的惶恐之气,有园林草木的生机,也有角落积垢的阴晦……
但这些都不是核心。
几天下来,她逐渐清晰地感知到,所有若隐若现的“异常”
——
无论是废院的执念灵,还是夜间莫名的声响波动
——
究其根源,都隐隐指向通一个方向:王府最中心,顾辞所在的主院区域。
那里盘踞着一股极其强大、极其沉郁、几乎化为实质的“势”。
那并非寻常的鬼气或妖气,而是一种更接近……
人类极端情绪与强大意志混合着某种无形能量所形成的独特场域。
冰冷,暴戾,沉重,绝望……
却又奇异地缠绕着一丝不肯熄灭的、偏执的守护意味。
像一团浓郁得化不开的、不断翻滚的黑雾,将整个主院牢牢笼罩,并且不断地向外散发着微弱的影响,波及整个王府。
这,才是王府一切“不干净”的真正源头。
“不是鬼,也不是妖,”虞音终于确定,她找到小豆,很认真地比划着,“是王爷自已……他身上缠着好多好多黑色的‘坏运气’,又冷又沉,粘乎乎的,散得到处都是!”
林小豆听得目瞪口呆:“煞、煞气?!还是如此浓重的煞气?!可王爷是活人啊,活人怎么会有这么强的煞气?这得是……杀了多少人?或者经历了多可怕的事情?”
他吓得脸都白了。
煞气缠身至此,这位摄政王殿下果然是个活阎王!
“得想办法化解这些煞气,”虞音蹙着眉,觉得那团“黑雾”让她心里很不舒服,闷闷的,“不然这里永远好不了,他自已也会越来越难受。”
可她尝试画了几张化解煞气的符箓,效果微乎其微。
她那点微末灵力,对于顾辞身上那积累了不知多久、深厚如渊的煞气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就在两人对着那团无形的“黑雾”一筹莫展时,王府来了位意外的访客。
这日午后,虞音正蹲在花园角落,对着几株蔫头耷脑的兰花尝试输入一点木灵之气,试图让它们精神点,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清朗含笑的说话声。
“……我说子瑜兄,你这王府也太沉闷了些,大白天的连个鸟叫都听不见,憋也得把人憋出毛病来……哎哟,这花儿怎么都快死了?暴殄天物啊!”
虞音抬起头,只见一个穿着月白锦袍、手持折扇的俊朗青年,正摇头晃脑地朝着她这边走来。
他身后跟着一脸无奈的周管家,以及……
面色冷峻、气压比平时更低的顾辞。
那青年眉眼飞扬,嘴角带笑,浑身散发着一种与王府格格不入的洒脱不羁,像一道突然照进古墓里的阳光,晃得人眼花。
他看到蹲在花丛边的虞音,眼睛一亮,折扇“啪”地一合,指着她笑道:“咦?王府里何时多了这么一位灵秀的小道长?子瑜兄,你这就不够意思了,金屋藏娇也不告诉兄弟一声?”
顾辞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冰冷的目光扫过那青年:“沈千昀,闭嘴。”
原来这青年名叫沈千昀,是当朝太医院院判的独子,也是顾辞为数不多的、敢在他面前插科打诨的友人之一。
他医术得自家传,却偏偏不爱拘束,性子跳脱,最喜欢往顾辞这“阎王殿”跑,美其名曰“给冰诊脉,防其冻伤五脏”。
沈千昀对顾辞的冷脸毫不在意,笑嘻嘻地凑到虞音面前,自来熟地蹲下:“小道长,蹲这儿干嘛呢?给花看病?巧了,在下沈千昀,略通岐黄之术,说不定能交流交流?”
虞音被他突然的靠近吓了一跳,往后缩了缩,眨了眨眼:“它们不高兴,这里的土被‘黑雾’熏坏了。”她老实地说出自已的发现。
“黑雾?”沈千昀一愣,随即像是明白了什么,收起玩笑之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身旁面沉如水的顾辞,又看了看那些确实精神不济的花卉,压低声音对虞音道,“小道长能看见那‘黑雾’?”
虞音点点头,又摇摇头:“看不见,但是能感觉到,粘乎乎的,很不舒服。”
沈千昀眼中闪过一丝惊奇。
他能感觉到顾辞身上那股迫人的气势和积郁的沉疴,但从未能如此清晰地感知到所谓“黑雾”。
这小道士,有点意思。
“那你可有办法?”沈千昀来了兴趣。
虞音有些沮丧地低下头:“我的符……没什么用。它太大了,我太小了。”
她比划了一下,意思是煞气太强,自已力量太弱。
沈千昀被她这直白的比喻逗笑了,又觉得她这沮丧的样子有点可怜,便从袖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白玉瓷瓶,递给她:“喏,这个送你。”
“这是什么?”虞音接过瓶子,好奇地问。
“清心丹。我自个儿炼着玩的,提神醒脑,平心静气最好不过。”沈千昀笑道,“我看你灵台清明,心思纯净,或许比那些苦兮兮的符水更适合你。感觉不舒服的时侯含一粒,别被这里的‘黑雾’影响了心情。”
他意有所指,显然不信什么符箓,更相信自已的医术,但也带着几分善意的调侃和安慰。
虞音闻了闻瓶口,一股清凉沁人的药香钻入鼻尖,让她因为那煞气而一直有些发闷的胸口顿时舒畅了许多。
“谢谢!”她眼睛一亮,由衷地道谢,小心地将瓶子收进怀里。
这个叫沈千昀的人,好像是个好人。
顾辞站在一旁,冷眼看着沈千昀与虞音互动,看着虞音因为一瓶丹药就对沈千昀露出全然信任和开心的笑容,眉头不自觉地蹙紧,周身的气压更低了。
他冷哼一声,打断两人:“沈千昀,你不是来给太后请脉的吗?”
“哎呀,光顾着和小道长聊天,把正事忘了!”沈千昀一拍脑袋,站起身,对虞音眨眨眼,“小道长,下次再来找你玩啊!”
说完,便被周管家引着,嘻嘻哈哈地往内宫方向去了。
顾辞却没有立刻离开。
他站在原地,目光落在虞音还攥着那个小药瓶的手上,眼神晦暗不明。
半晌,他才冷冷地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
“外界之物,不可轻用。”
扔下这句没头没脑的话,他便拂袖转身,大步离开。
虞音看着他冷漠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里小巧的药瓶,茫然地眨了眨眼。
王爷……好像又不高兴了?
为什么?
她只是想帮忙化解那些让人不舒服的“黑雾”而已。
而且,这药闻起来,确实比她的符有用啊……
她叹了口气,觉得这位王爷的心思,比师父留下的最深奥的符谱还要难懂。
哦,这个事儿不能忘了记在《捡魂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