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碗老同给了江小年:“吃了油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一碗苦,二碗涩,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是苦过来的,三碗四碗那就有滋有味了。”
江小年以前在同学家里也是吃过油茶的,但是老同毕竟是活了很长时间的老人了,做出来的滋味的确不同。
第一碗茶汤浓湮如墨,苦味和辛辣的味道直抵舌根,好像是这个世界对初出涉事的女孩当头棒喝。
第二碗茶汤稍稍舒缓,苦辣味里面带着甘甜的茶香,好像女孩初长成女妇,生活有苦有甜,须得细细品味。
待到第三碗茶汤温润,油渣脆脆,米花香香,各种辅料次第盛开,苦尽甘来的圆满才真正在心头酿成,如同知天命的年龄,把一切都看淡。
江小年细细回味,回甘已经在唇齿间围绕,吃油茶,如同是生命的寓意,它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告诉啜饮者,一切尽在不言中。
阿福尝了一口,五官扭曲,终究还是太年轻啊。
油茶是时间的艺术,一个早晨,他们缓缓的坐在火塘旁边,木槌声笃笃响起,暖暖的味道在这样的春天里逐渐洋溢起来。
阿太半眯的眸子,三碗茶吃罢,她的脸上透出几分满意:“你放心,你死了和我就葬在隔壁,咱们来世还是做老同,互相帮衬慢悠悠的过一辈子,不要在怄气了。”
“老同就是一辈子的,幸好我来了,我要是不来,你是不是不去寻我?”老同伤心,眼泪都要落下。
老了老了,身边的人陆陆续续的走了,甚至很多人都在记忆中消失,就越是看重这一份从小到大一起长大变老的情谊。
阿太笑而不语,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这一碗碗的油茶当中。
悠长深沉的回甘终于在百味陈杂中熬出来,淬炼,捶打,都是为了那一口回甘的甜。
一场春雨一场暖,这段时间,村子里总是下着湿润润的小雨,老同住了两天,又急匆匆的回去了,倒是把这一手油茶的技术毫无保留的传给了江小年。
她悄悄告诉小年,熬出来的茶香之所以回味无穷,其实是加了一些薄荷叶,这是独门秘诀,只告诉了江小年。
阿太却悠悠的道了一句:“以前你奶奶生产之后又要去挣工分,身体寒冷,胃寒,吃什么吐什么,你爷爷的药都不管用,胃里受刺激,吃不下啊,经常就是淤堵,后来吃了老同的打油茶一段时间,竟然调节好了。”
“我听说过,后来我爷爷说,能吃老同一碗茶,给个金疙瘩也不换,原来是说这个老同啊,阿太,那你为什么不会打油茶给我们吃?”
“我也会,就是没这么好吃,她打油茶赢了我一辈子,我发誓,再也不打了。”阿太不紧不慢,说起年少气盛,心里又泛起波澜。
油茶是一个养生传奇,江小年知道,这是他们山里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于是搂住阿太:“以后我给你打油茶吃,老同太太说,他们那儿的人爱吃她的油茶,街坊里还有几个百岁老人,阿太,我要你活得长长久久。”
“对,祖祖要当老不死。”阿福不明所以,拿着一罐爽歪歪,歪着脑袋坐在狗爷身上,不经意间说出了一句。
转瞬间,几人哈哈大笑,放眼望去,门前的几箱菜地,密密麻麻长出了很多葱花,青菜,胡萝卜,应有尽有,江小年心里有了一个很大的决定,又要去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