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狮粉一直都是非常受欢迎的食物,早晨阿太去路边走的时候,就去代销店买来了米粉,并且叮嘱,要做一点不辣的给小家伙吃。
另外一些放假还没去上学的小家伙们,也纷纷凑了上来,想要蹭一碗螺蛳粉。
江小年看了一眼在水里养了一晚上的螺蛳,他们吐了沙子,一个个都把盖子撑开了。
阿太在一旁小声的提醒:“千万不要找到了福寿螺,一定一定要看清楚。”
江小年先是把螺蛳在水里洗得干净,又拿出来钳子,一个个帮它们把螺蛳的尾部给剪掉。
正好昨天还剩了没有吃完的半只鸡,再扔到锅里重新炖,昨天拜干爹,用的是白切鸡,所以在水里炖,还能有一些鸡汤的味道。
鸡汤的香味散发出来后,再把炒好的螺蛳放进汤里继续炖煮,此时,就要放一些香料了。
避免腥味,白酒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些八角,香叶,干辣椒,每一种东西都是精挑细选。
阿太在屋子前面转了一圈,丝毫不忘记把紫苏叶子放进锅里。
还在炖煮的功夫,江小年开始切酸笋,泡木耳,又把腐竹也泡发了,最后还打了鸡蛋,油炸鸡蛋,那是必不可少的灵魂。
阿福说要吃锅烧肉,阿太一向是很惯着这个孩子的,还亲自烧了油锅。
腐竹在油锅里面过了一遍,香香脆脆,放在米粉里面别提多好吃了,紧接着,黄豆,花生都被炸了一遍。
最后才炸打散的鸡蛋,金黄色的鸡蛋特别鲜艳。
此时,米粉也泡好了,放在锅里煮了十分钟,马上去过凉水,再用一个小锅,把螺蛳汤盛出来,将米粉,配菜一起,煮了两分钟,一碗粉已经出炉。
当然,江小年喜欢吃辣的,孩子们不吃辣的,此时才是调味的关键,把炸好的辣椒油倒进了汤里,香喷喷的迷倒了一大片人。
嗦粉,是他们必不可少的日常,而螺蛳粉,吃的正是这种田野之间的味道。
阿福第一次感受螺蛳粉,他们孩子吃的是简易版,吃的津津有味。
阿太和江小年吃的是酸辣版,几乎要把春天的湿气都要辣出来,酸辣咸甜,所有的味道都在口腔里错综复杂的交叉。
这一顿螺狮粉,倒是激发了江小年做饭的热情,她也逐渐的开始热爱起乡村的生活。
有时候就是一顿饭,一句话,能够让人心里升腾出一种喜悦,一种欢愉,一种解脱。
中午时分,孩子们在谷坪上玩耍,江小年看着天空乌云密布,阿太却说了一句:“清明雨又要到了,不知道今年清明节,您的叔叔姑奶奶们回不回来,我都忘记他们长什么模样了。”
“咱们岭南的人,不回来过年大家说是工作忙情有可原,但是说不回来做清明节上祖坟,那就是大不孝,放心吧,今年一定会回来的。”江小年心里有点发憷,她这副样子,应该是全家混得最差的了吧?
要怎么面对那些亲戚的流言蜚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