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有点无语,可是说话间,雨就已经下起来了,闷沉沉的天气,突然被一场雨淋漓尽致的下得很舒服。
阿婆把风炉里面的炭火放到了烤火炉上面,自己慢悠悠的在上面烤糍粑吃,张宁也忍不住来了一碗汤。
“暴雨就是今天,明天不下雨吧。”张宁担忧的问,看天吃饭这件事,不管是到了哪朝那代都一样。
阿福看了一眼九叔公:“今天下不了暴雨,明天下,但也是在我们的上游下暴雨。”
阿福完全能够领会九叔公的意思,张宁觉得不可置信:“难道你们比天气预报还要准?”
“昨天晚上看星星,今天去河边看鱼,又看了老房子的蜘蛛网,多年经验得出的结论,小伙子,你敢不敢打赌?”九叔公乐呵的,抽了一口水烟。
阿太骂道:“张宁是干部,谁要跟你赌博。”
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九叔公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明天早晨,就可以去后山的那条小溪,抓点野生鱼回来。”
“那野生鱼都成精了,一个比一个聪明,我从小到大都没抓到过。”江小年嘟囔,哪怕是拿网子去,也就零零散散几条鱼,都不够塞牙缝的。
九叔公故作神秘:“明天早上就好抓了。”
次日早晨,张宁和江小年都不信邪,两个人带着阿福还有九叔公最小的小孙孙一起去抓鱼。
张宁看着那条小溪流,溪流的确是涨了不少,但是昨天的雨不够大,准确的说,下到他们这儿的不够大,但是上游的雨却很大。
张宁和江小年下网,便又开车去了上面的镇子,买桑树。
刚刚出发了不到二十分钟,暴雨哗哗的打在车窗上,能见度只有一米不到,雨水的急剧下降导致车子里面的玻璃也是一片雾气,根本看不见。
张宁不得不又转头,开车回到了稻香村。
九叔公坐在自家的门口,看着雨中狼狈的他们,笑出了声音:“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不不,实践出真知。”张宁回了一句。
九叔公却道:“现在上面暴雨大,我刚才看了我们的庄稼,影响不大,中午你们就可以去抓鱼了,晚上回来下酒。”
九叔公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回到家里,却看见阿太在泡糯米,忙得不可开交。
“你的姑奶奶啊,叔叔姑姑们都说了,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回来,咱们是做大清明,一家人说什么也要去挂纸(在坟上挂上白纸),我们这几天忙完了就回来做粑粑,他们爱吃。”阿太还是在操持这些小事。
不管怎么样,都是自己的子女后代,无论如何都是要给最好的。
张宁和江小年在堂屋里吃着油茶,一边盘算着这段时间应该做什么,等桑树也种植好了,长出嫩芽,就可以开始引进蚕宝宝了。
张宁又说道:“沿着路边的那些地,已经被合作社承包了,连同上上下下好几个村子的地,他们要发展种植大棚蔬菜,我们这里是国道,销量肯定是不愁的。”
“合作社的老板是谁啊?”江小年问道。
张宁却说:“一个农业投资公司,挺有实力的,在城里的很多大超市都有销路,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也可以把我们的大部分村民召集过去当职工,保证部分人家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
江小年点点头,张宁问:“你打算去试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