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温再次升腾,江小年放进去了第二锅鱼果,此时阿太带着阿福回来了,手里还拿着猪肉。
阿太不紧不慢的清洗猪肉,把每一块猪肉都切成肥搭瘦的状态,接替江小年炸鱼的活儿,让江小年去调试面糊糊。
阿太重新炸了一遍前面出来的两锅鱼果,重复炸,就是为了能够让香脆保持得更久,也把里面的鱼骨头炸得酥脆。
阿太疼爱阿福,就跟小时候疼爱江小年一样,特意把一个鱼果炸得连鱼刺都是酥脆的状态,这才递给了阿福。
阿福靠在阿太身上,自己吃一半,又给阿太喂一半。
“祖祖吃,祖祖吃饱饱。”阿福肉呼呼的脸上绽开笑容,像个年画娃娃。
阿太笑了:“小机灵鬼,跟你妈一样。”
江小年用同样的方法把腌制好的肉放到面糊糊里,这一次,面糊糊要多一些,粘稠一些,才能用猪肉把面多带一些。
阿太看了一眼鸡鸭:“小年,你来,我带阿福去看戏。”
“现在哪里还有唱戏的,大家都看手机看电视。”江小年疑惑,唱戏这个词,已经听不懂很久了。
阿太嘿嘿一笑:“村子里的一些中老年闲的没事干,自己编排的,广场舞他们不爱跳,还不如跳传统的彩调,黄梅戏。”
阿福听说能去看戏,在外面的鸟笼衣口袋里,装满了鱼果,热腾腾的把小脸热得通红,却还是装作若无其事,唯恐江小年发现她藏私。
江小年佯装没有看见,阿福和阿太手牵手,带着狗爷出去,狗爷眼尖,一早便发现了阿福藏私,所以,跟着阿福,比跟着江小年,更有吃的。
江小年还在家里继续炸鱼,炸面托,炸豆饼,这一天的工作就是在油锅旁百无聊赖的度过。
猫咪拖家带口的在一旁吃得津津有味,此时,小芊芊带着不少快递来了:“小年姐,全部都是你的快递,你倒是拆开来看看啊。”
“我没网购,最近的东西,我都是在集市上买的,阿福和阿太的衣服,也是用布新做的,没有什么颜料辐射有毒物质。”江小年当然知道,那些东西是谁寄来的。
小芊芊围在炉灶旁,早已经饿得饥肠辘辘:“小年姐”
“自己用手抓,面托还要重新炸一遍,鱼果和豆饼都好了,一会儿走的时候带一点走。”江小年拿来油纸袋放在一旁。
面托就是猪肉与面糊一起炸,外酥里嫩,咬到肥肉的时候,还能流出油,瘦肉却是酥香的,有点像现在很流行的小酥肉。
估计小酥肉,就是从面托演变而来,不管是天南海北,大家对于食物有时候总有不约而同的做法与相同的品味。
小芊芊靠在一旁,说起了最近的趣事:“听说了吗,有一些城里的老登,有钱有闲有时间,不想在城里养老了,想要租用我们农村的住宅,租下来就是几十年,在这养老呢。”
“是吗,那不是挺好的。”江小年不以为意,现在不都是农村的老人到城里给儿女带孩子顺便养老,城市的老人总想着回农村,可是农村又没有地了,只能想各式各样的办法。
可是小芊芊说了一句:“好什么啊,什么资源都让他们占了。”
这一句话,却是让江小年有点警觉,他们家在稻香村算是“祖业”比较大的,也许,也被人盯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