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年一直都不愿意回应姑奶奶的话,照顾一个孩子很不容易,如果再加上一个有抑郁症的雷蒙,这个日子无疑是雪上加霜。
回去的路上,大家吃饱喝足已经昏昏欲睡。
江小年把手机拿出来看,有很多未接电话,有阿福爸爸打来的,还有张宁打来的,九叔公打来的,以及以前很多旧同事。
可是江小年都没有回复,过习惯了没有电子产品骚扰的生活,只觉得身心都没有太多的负担。
电子产品和网络,最初是为了便利人们才发明的,如今却成为人们生活的累赘,当累赘大于便利的时候,不如先舍弃一阵子,让生活回归于生活。
晚上回家,阁楼上住着叔叔们,阁楼下面的房间也睡着姑奶奶和表姐,妹妹,大家累了一天,已经没有了玩耍的心思。
倒是江小年和阿太还有九叔公坐在堂屋,慢悠悠的打油茶,喝茶聊天。
阿太吸了一口水烟,把今天的疲惫都驱逐:“小年爷爷明天就立碑了,碑文上面的字都刻好了没有?”
“现在都是电子刻字,快得很,早就刻好了,正好清明节,大家都在。”九叔公也抽了一口水烟:“小辈们明天去立碑上香烧纸,我带队吧,那是我哥,也是合适的。”
“也好,有你在稳当一点,这些家族祭祀,慢慢的教给小年妹,明年开始就让小年妹主持大局吧,但凡有哪个孩子考上大学,家族结婚,生老病死的上祠堂的,就让小年妹代劳。”阿太这句话说得慢悠悠的,但是在九叔公眼中,却是有千斤重。
九叔公知道,以后,这个家族的当家权利,就要从阿太的手里,交到了小年妹手里。
这个家族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阿太当家,后来交给了姑奶奶,姑奶奶终究还是选择出嫁,出嫁的女人,就没有资格当江家的家了。
一直到小年妹,阿太总是强调,不算是出嫁,只能算结婚,男不娶,女不嫁,也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两边走,也免去了入赘这一个说法。
江小年看了一遍九叔公写好的流程,又看见还摆了好几桌的饭菜,心中也有个大概的数。
翌日,清晨的雨下得很大,九叔公带着一个家族的人,浩浩荡荡的出发。
小叔还借来了拖拉机,这个比较老旧的物种,轰隆隆的沿着大路走往里面的村子。
九叔公缓缓的说道:“今天我们先去立碑,然后经过那边的河,再去祭拜你的一个姨太太,我也分不清楚辈分,大概就是给咱们祖宗当过二房的女人。”
洋女婿手里拿着面托,在拖拉机上套着塑料袋吃米粉,吃得满脸都是。
大姐十分嫌弃:“我真不知道,为什么要带这个洋鬼子回来,简直就是丢人,要不是看在他家有钱他有学问的份儿上”
“选择了就别后悔。”姑奶奶骂了一句。
拖拉机开了许久,才到山下,九叔公带着一群人走到了山中,一边说:“这是一块好地方,当年你爷爷上山采药,别的地方都是有冰霜,只有这个地方暖和,热腾腾的,当时他就选中做了阴宅。”
江小年背着石碑,一步步的往山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