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发妈看见江小年,立马上前打招呼:“小年妹,今天是伯娘的错,说话不好听,你看,一起去吃晌午饭。”
阿太缓缓的走过来,冷不丁说了一句:“自家人倒是不讲究什么好听不好听,但是话不能往心窝子戳。”
阿发妈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但是,邻居之间也没有什么隔夜仇啊。
江小年刚把酸坛放在屋檐下面干燥的地方,抱起阿福,牵着雷蒙,和阿太一起出门。
江小年的手上还是一阵红,被芋苗的汁液侵蚀的,就好像天边侵染的晚霞,映衬在手上。
阿太和阿发妈走在后面,阿发妈说道:“阿太,明天吃饭你还是要坐首席,有你坐镇的酒席不管是什么事,都会顺利。”
阿太都要成为百岁老人,如今精神抖擞,但凡有个红白酒席,有阿太坐镇,那就是极给面子的。
雨水还在下,屋子里,道路上,哪怕是天空,还是洋溢着一阵真湿气。
阿太的脸上阴沉,可以给阿发面子,但是阿发妈也不能说江小年一句不是,阿太从小就像母鸡护崽子一样,护着这些小辈们。
阿发有一年在学校被一个叫花子追,吓得好几天不敢出门上学,阿太听小年说了,拿着菜刀追着那个叫花子好几个村,吓得叫花子要饭都不敢来稻香村。
阿太护犊子战绩可查,阿发妈也心虚的低下头。
农村的酒席和城里是全然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不会挑在农忙时节办酒席,害怕大家耽误了农时,大部分都是安排在冬春两个季节。
但是也有特殊的,像阿发讨老婆就不一样,阿发的爷爷病重,可能撑不了太久,唯一的心愿就是看见唯一的孙子结婚,所以才会急匆匆的从广东回来办酒席。
酒席从确定日期到顺利举办,中间不过是天的功夫,倒是花费了全村人的不少功夫。
远远看去,阿发家就搭起了办酒用的棚子,一旦下雨,还可以再棚子下面做饭炒菜吃酒席。
村子里面有很多人开始帮忙了,妇女们端着刚杀好的鸡鸭去溪流那儿冲喜干净,收拾内脏,还要把需要的蔬菜配菜都洗好。
村子里面办酒席还有自己本村的大厨二厨帮厨,搭配菜式的人,分工明确,一丝不苟。
年轻人则在前厅铺红地毯,从村子外面一直铺到里面,旁边还有气球,鲜花,沿着红毯走到前厅,有一个舞台,明天就会有乐队在这儿演出唱歌。
这一部分都是江小年主导,还有一个电子大屏幕,远远的就看见上面放着的是非常下饭的经典剧,年轻人老年人都爱看的《甄嬛传》,明天是播放江小年特意为新人制作的视频。
张宁是村干部,也是阿发的亲表哥,今天也是理所当然的来帮忙,上下统筹协调,总管账房,不管是买菜买东西,还是明天收礼金,都是要经过张宁的手。
张宁一边记录一边念叨,现在一定不要铺张浪费,每一桌的定价在五六百块就行了。
江小年和阿太去了之后,阿太倒是理所当然的坐在了客厅,供禳桌子前面的主桌,和阿发爷爷坐在一起。
阿太问道:“女方要了多少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