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天,在一片潮湿当中,江小年终于迎回自己的第一批蚕卵,养蚕的地方放在老堂屋的西屋,那是一个很大的空间,一直都荒废着,稍加修缮并且消毒后才把蚕卵接回来。
阿太总是在一旁有条不紊的帮忙:“我年轻的时候也养蚕,但是规模没那么大,一批下来刚刚够做一床被子的,老人们用了蚕丝被啊,总夸我们当孩子的孝顺。”
江小年穿着消毒的衣服,戴上帽子,前来帮忙的还有李明煦和张宁。
九叔公和阿婶在外面张望,满脸都是惊慌:“小年啊,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吧,一下就养这么多,成本都要好几万啊,等蚕长大了一点,你得找多少人帮忙啊。”
“没事的,我们现在是科学养殖,你看见那一套系统了吗,直接连在我的手机上面,桑树什么时候该施肥,蚕蛹什么时候要喂叶子,都是有精准的时间。”江小年连忙宽慰几个老人。
老人们的年纪大了,思维一时之间也是跟不上,总想着规避风险,特别是江小年这一次的确是做得太大。
整个西屋那么大,算起来都两百平,全部都养蚕了。
张宁也走过来道:“放心吧,九叔公,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刚开始小年也犹豫,一下投入都将近十万了,如果不能收回本钱,后面可真要过苦日子了,但是前几天我们去考察了不少地方的养蚕户,人家能做的,我们也能做。”
“小年啊,如果你这一批养蚕成功了,能不能带带阿婶,你也知道,两个儿子都长大了,结婚啊,盖房子啊都在城里,都需要钱”阿婶看着规模大,管理规范,突然也有点心动。
江小年不断的往里面搬蚕,笑着回应:“阿婶,张宁都说了,如果成功,我们肯定要做合作社,以后就是大规模的养殖,你看李明煦的蔬菜种植基地,才一个多月都已经是有收入了。”
九叔公不断的点头,在西屋的外面和阿太抽水烟,看着天青色的山头:“现在的年轻人想法都很多,我们肯定是比不上了。”
“孩子们嘛,总是要去折腾的,你想想以前小年的太爷,如果不去折腾,怎么就知道哪条路适合搞建设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路数。”阿太总是很通透。
只要江小年愿意折腾,她总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是阿太绝对不容许江小年像刚回来的时候那样怨天怨地,要死要活。
人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折腾,只有不断的折腾,才能证明有活力。
一个上午,终于把蚕卵成功的带回来,看着满地的蚕卵,江小年有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以后它们的生死存亡,都在江小年的手里了。
李明煦擦了一把汗递来一个平板电脑:“上面已经按照前面研发的程序输入了整个时间与规模,完全按照这上面的走,基本没有错的。”
九叔公盯着外面的山峦:“哎呀,今年恐怕不太好啊,雨水很大,我倒是担心地里的东西会烂根,张宁,咱们一起去看看。”
九叔公拉着张宁和李明煦冒着雨离开,阿太和阿婶还在帮忙,然而,阴沉的墨色笼罩,大中午的竟然如同黑夜一般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