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江小年的二十四节气 > 第131章

当芒种的雨来临的时候,采茧的日子就来了,张宁早早的就约好了收购公司开车上门收蚕茧。
江小年和阿婶还有阿太逗小心翼翼的把茧子从簇架子上面摘下来,放在箩筐里,茧子还带着蚕房的温度,有种暖洋洋连带着喜洋洋的气息。
这是收获的味道。
簇架子上有许许多多的蚕茧子,江小年不断的往外面抬箩筐。
连排的方格簇挂满了雪白的蚕茧,阿太和阿婶正有条不紊地下簇分拣蚕茧。
箩筐还是江小年还上学的时候,爷爷和爸爸专门去街上定制的箩筐,比别人家的要小一号,为的就是让江小年的妈妈抬起来不费劲。
箩筐上面还写着两个红色的油漆大字“小年”,但是字迹隐隐绰绰,大约能看得见,在时光的穿梭中,已然褪色。
上门收购蚕茧的是一个外地人,说着一口不太正宗的普通话,满口黄牙,个子矮小,叼着一根烟,腰间别着一个皱着皮的皮包。
外地人手上黑黢黢的,满是老茧,说话也总是带着笑容。
“捏,你看,这一箩筐二十斤,称翘得高高的。”外地人拿着称,叉腰笑起来。
蚕茧轻盈不压称,这一批收获蚕茧约500斤,每斤售价约30元,有张宁在,销路很广。
张宁还指着箩筐上面的字笑着说:“上面还有你的名字呢?还记得小时候吗,我非常羡慕箩筐上面写你们名字的,说明这个家很重视你们,我不一样,上面只写我哥的名字,我记得为了这事还跟我妈哭过。”
“是呀,你还记得吗,我们还没上学的时候,家里用的是大箩筐,我爸一边挑一个,我们俩一人坐一边,就这样被挑着去赶街。”江小年也陷入了回忆当中。
现在一切都非常方便,骑个电动车,三十公里的路随便去,坐上飞机,整个世界都能随便跑,可是再也不能坐在箩筐里面,跟着大人的脚步去认为很遥远的地方了。
李明煦在一旁和收购商寒暄:“你们一年要收多少蚕茧。”
“只要有我们就收了啦,养蚕周期短、变现快,是灰常(非常)“短平快”黄金产业了啦,我跟你们讲啦,你们的房子大,山多地多,一年养十批都没有问题了啦,随随便便一年都能挣十几万啦。”收购商的口音很重,听他说话,李明煦一部分都是在猜。
收购商看着江小年家里的四周,发现除了西屋,还有楼上,北屋,都能用来养蚕,再加上后山还有很多地,真正形成产业化,倒也是一件大事。
阿婶一脸羡慕:“就是几十天的功夫,就拿了一万多块钱,刨去成本,也有小一万呢。”
“宁仔,不是,张书记,张干部,我也想养蚕,你看,能不能也给我买一点蚕卵回来。”阿婶知道,现在是羡慕不得,一定要实际的干。
张宁点头:“当然当然,人家收购商来一趟不容易,以后多几户养蚕,就能形成大规模了。”
收购商也连连附和:“你们的蚕虽然时间比别人长了一个礼拜十天,但是蚕茧好啦,价格当然也好啦。”
“阿婶这段时间一直在帮忙,蚕卵我就帮你付了,但是桑树可能要再多种上五六十亩了,要不然不够。”江小年当然也乐意。
阿太看的欢喜,从地上和簇架子上面捡了零星的蚕茧丝,又留下来一部分:“这一点就不卖了,我要留下来缫丝,给小年妹做一条丝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