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田间生活,虽然说累了点,倒是处处充满了野趣。
稻香的夏至白昼被劳作拉得很长,日头偏西的时候,荷塘边已经对着很多藕山,那是年轻小伙子们的成就。
李明煦也开始慢慢收网,把那些鱼一网一网的收回来。
江小年带着几位老人和阿婶回去做饭,暮色四合,荷塘边竟然又热闹了起来,很多村民经过几位老人的同意,也都道荷塘边采莲藕,莲蓬和抓鱼。
晚风送来了荷叶的清香,还有泥土和荷叶的气息,江小年用背篓拿几条鱼,一些莲藕往家里去,开着三轮车,后面坐着阿太和九叔公。
有那么一瞬间,江小年就觉得这个世界是一个很大的循环。
小时候,她在阿太的背上,总是喜欢往阿太的背里上爬,然后趴着,头和阿太的背形成了一个小小空间,眼睛能观察到外面的世界,但是外面却打扰不了她和阿太的宁静。
现在,江小年的背后是阿太,阿太也想多跟江小年贴在一起,坐的时候还可以扶着她的肩膀。
很多时候江小年总会想,人是会长大的,老人是会变小的。小时候看起来那么高大,那么健壮的阿太,现在怎么会变得那么小巧呢?
还没等思绪沉醉,江小年已经到了家,阿婶很忙乱的在水龙头上清洗莲藕,井水和自来水双管齐下,哗哗的冲喜刚才收获的莲藕。
那一层泥土褪去后,露出了白玉一般的藕身,藕孔中心还沁出清透的浆液,在天井的光照下竟然泛起了白玉光芒。
莲蓬也被阿太仔细的剥开,莲子一颗颗的滚入瓷盘里,真的是应了那一句“大珠小珠落玉盘”。
厨房里面渐渐红火起来,江小年升起了火,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烧水烧火了再说。
阿太走进来,一脸潇洒和期待:“小年妹,今天晚上是什么打算?”
“按照你说的,莲藕宴,大家都尝个新鲜。”江小年毫不犹豫的道。
早晨阿太从街上买回来了猪肉,筒骨,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莲藕被阿婶切成了薄薄的一片,都要透明了,整齐的放在碟子上,问道:“这些做成凉拌的莲藕够不够,天气太热了,吃点凉拌的东西正好开胃。”
“可以,我再做一个莲藕筒骨汤,孩子们喝点汤补补钙。”江小年把砂锅洗干净,一边说一边把筒骨放到大锅里面焯水,洗干净。
九叔公在一旁继续冲洗莲藕:“再来一道莲藕盒子,炒一碟藕片,还有藕带也要炒一炒,凉拌也行,你看,木盆里面还有那么多鱼啊,今天晚上可有的吃了。”
“那些小伙子都是半大小子,能吃得很,还是要多做一点。”阿太在一旁帮腔:“那些莲子也可以拿来煮,也可以生吃,怎么都好。”
莲藕洗了一大箩筐,九叔公还在念叨怎么吃菜是最好的。
江小年已经开始在砂锅里面炖筒骨和莲藕,小风炉在一旁燃着欢快的火苗,正等着人想用盛宴。
做藕盒是比较费功夫的,但也是最受欢迎的菜,阿婶剁猪肉的声音,发出了轻快的节奏,这一个夜晚,稻香村处处都带着莲藕的味道。
此时,却又有人敲响了老堂屋的门,进来了好几位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