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大地的夏天,来得早,去得晚,暑气蒸腾的时候,凉席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近几年气温逐渐升高,农村不算太热,可没有席子,是很难过夏天的。
阿太是老人,新陈代谢比较慢,根本不惧怕炎炎夏日,但是今年着实热得让人受不了,竟然也是主动让江小年去买凉席了。
凉席也分很多种,有草席,有竹席,还有一些这几年刚出来的特殊工艺凉布席子。
江小年拿出来手机给阿太看了又看:“你九叔公以前会编织草席,可是现在不行了,手来眼不来,你看看那些布席子,我听说是塑料做成的。”
“那叫做聚酯纤维。”江小年纠正,但是阿太说得的确是正确的。
于是,在一个不算太忙碌的午后,江小年开着电动三轮车,后面带着阿福和雷蒙,一起到了隔壁村子的草席张家里,专门买草席来的。
草席不是富贵人家用的东西,几十年前在市井中经常得见。
江小年的车刚停在门外,就能闻到一股青青的味道。
到了院子一看,很多草席晾晒在院落里面,大大小小都有。
记忆一下子涌上心头,江小年初中开始就住校,那会儿住校的标配就是,草席,塑料水桶,蚊帐,一张席子垫在木板床上,蚊帐一撑,枕头一扔,甚至都不需要被子毯子褥子,一个夏天随便盖一件衣服就过去了。
后来江小年到北方读研究生,才知道北方的学子还有学校配备的一个厚厚的床垫,里面是棕榈制作而成,躺上去谈不上舒服,但至少没有南方木板床加草席那么硬。
进了门,就看见草席张坐在地上编织草席,看见来人便展开笑容:“来了,坐啊,吃了没?”
“吃过了,张叔,我来看看草席,家里要用好几床席子。”江小年打招呼,一边看里面。
果然是全手工编织的,堂屋里面摆放着一台编织机,上面的横梁有许许多多的勒痕,不知道这个编织机已经编了多少床凉席。
“这台机子都快一百二十年了,我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现在生意不好做哦,人家总觉得网上卖的竹席好。”草席张打开了话匣子。
阿福掰着手指头算,怎么也算不明白,雷蒙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正儿八经的说:“比我们阿太还要老。”
草席张家里就夫妻俩经营草席,他的妻子正在编织机上将绳子麻利的变换,然后又放入蔺草编织。
夫妻二人在编织草席的时候,配合非常默契,编织机中间的压板起起落落的扣动,串草刀就好像是一条鱼一般进进出出,如同织布一样,细密均匀的草席雏形就呈现了。
“妹啊,外面都是标准尺寸,放在太阳底下晒的,我们都是纯手工,没有一点添加剂,老人小孩子睡了不过敏,很多城市的人都开车来我们家里买嘞。”草席张的老婆笑意盈盈的推销。
她的确是一个销售好手,话跟草席编织一样密。
“你不要看网上的竹席卖得好,都是工业化的嘞,很多人反应睡了以后,小孩子身上长疹子,他们泡竹子的药水就是过敏嘛,我们这写草席,要经过割草晒草打模子晒干修边,十多道工序全部人工天然,一天也就编出来一两张。”她不断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