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渺小的观察者 > 第3章
晨光惨白,像稀释了的牛奶,漫过窗棂,却照不透林晞心头的冻土。三个月。九十天。屏幕上那条断崖式下跌的曲线,不是预测,是判决书。
她坐在冰冷的椅子上,很久,一动不动。冰箱的嗡鸣,楼下早高峰隐约的车流,世界还在按它麻木的节奏运转。而她,被一个宇宙尺度的秘密压垮,喉咙被无形的力量扼住,发不出任何声音。
不能崩溃。崩溃产生的剧烈情绪波动,只会成为它们更甜美的食粮。
她强迫自己站起来,用最后一点自制力,执行最基础的生存程序:烧水,冲泡速溶咖啡。滚烫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丝虚假的暖意,却点燃不了任何希望。
她需要证据。不是她自己破译的碎片,不是那个骇人的噩梦。需要能摆在任何人面前,无法被驳斥的、冷硬的、科学的数据。需要证明这不仅仅是一个精神濒临崩溃者的臆想。
她的个人权限不够。她需要眼睛。更多的眼睛,看向那些被忽略的角落。
她想起了“织梦者”论坛。那个深海般的巢穴。里面并非全是沉溺于交易的瘾君子。有一些人,像她一样,困惑,警惕,记录着异常。他们零星地发帖,谈论“交易后的空洞感”、“记忆的毛刺感”、“偶尔在梦境边缘瞥见的冰冷结构”,但他们的声音很快被寻求更美妙“梦境配方”的狂热帖子淹没。
她需要找到他们。甄别,串联。
她创建了一个匿名节点,层层加密,像在黑暗中披上隐形衣。她不能直接抛出那个灭世的结论,那会立刻被当成疯子。她开始用最冷静、最技术化的语言,发帖询问。
“观测到前庭神经信号异常与‘飞行体验’回报强度的相关性统计,是否有同好数据支持?”
“讨论:海马体γ波振荡与所谓‘记忆重现’的相位同步问题——是否存在非自然诱导迹象?”
“征集:全球背景情感波动频谱分析(基于公开神经监测数据)的异常模式识别。”
帖子沉静,像投入深海的石子。但几个小时后,开始有零星的加密回复被发送到她的临时缓存区。
一份来自北欧某国的匿名数据包,记录了当地睡眠实验室志愿者在经历“强烈正面梦境”后,前庭功能测试出现的显著性偏差图谱。
一段来自东亚某研究机构的残缺日志(发送者声称是“意外获取”),显示某次大规模“希望反馈”注入期间,区域性脑电活动出现了诡异的、类似强直-阵挛发作前期的同步化尖峰,但受试者主观报告仅为“愉悦和平静”。
一个位于南半球的观察者,发送了一段他自己录制的、来自梦境边缘的“噪音”——与林晞从天文台数据里提取的那段,频率特征高度相似,仿佛来自同一个冰冷的源头。
碎片。都是碎片。但指向同一个方向。
她小心翼翼地接触这些回复者,用预设的密码学谜题验证身份,逐步建立了一个极其脆弱的、仅有七个节点的隐秘网络。他们自称“掘墓人”——挖掘被埋葬的真相。
风险与日俱增。她能感觉到“视线”。并非总是来自彼岸。有一次,她试图深度访问一个军方背景的神经接口研究数据库时,她的匿名节点差点被一道凶狠的反追踪程序锁死。她切断了所有连接,心脏狂跳了半个小时。那不是彼岸的技术,那是人类的防御机制。有什么人或组织,在守护着某些秘密,不让任何人窥探。
另一次,她在分析一段异常情感抽取波动时,突然陷入短暂的意识断层。大概只有一两秒。她“醒”来发现自己正无意识地在纸上反复画着同一个扭曲的几何符号,笔尖几乎戳破纸背。她完全不记得自己画过这个。那符号冰冷、非人,带着一种令人极端不适的逻辑感,像那段星际噪音的视觉呈现。
是警告。还是标记?
她不敢深想。
压力是她新的常量。睡眠成了需要精密计算的冒险。她依赖药物强制清醒,又在体力耗尽时跌入无法控制的、充满监视感的浅眠。她迅速消瘦,眼窝深陷,皮肤透着不健康的青灰色。她对食物失去兴趣,咖啡因和糖是唯一的燃料。
镜子里的那个影像,再没有出现那种诡异的滞涩。但它似乎……更陌生了。有时候她一瞥之下,会觉得那张脸的五官轮廓变得模糊,像是信号不良的屏幕,下一秒就要切换成别的什么东西。
她开始理解薇薇安,理解那些沉溺者。虚假的希望,也是希望。知道真相的重负,几乎要将她的脊梁压断。
转折来自一个代号“帕拉斯”的掘墓人。帕拉斯的技术力远超其他人,他似乎能撬开一些真正坚固的保险箱。
深夜。林晞的终端上弹出一条来自帕拉斯的、经过多重扰码的信息。
【获取到一个碎片。来自‘守门人’的内部评估报告。级别:焚毁。】
附件被打开。是几张高分辨率扫描图,似乎是某份纸质报告的残页,边缘有焦痕,像是从火中抢出来的。
“……‘回馈机制’(暂称‘希望注入’)已确认具有高度成瘾性及神经侵蚀性。长期暴露将导致自身情绪生成机制永久性退化,符合慢毒性神经毒素特征……”
“……‘记忆重现’实为对海马体及关联皮层的精准介入式篡改,本质是覆盖性写入,非提取。每次操作均造成不可逆的原始记忆结构损伤……”
“……彼岸实体(‘贸易对象’)其存在形式与目的评估:倾向认定为非善意。其行为模式符合寄生性掠夺特征。终极目的推测:能源最大化榨取。警告:全球情感熵值已临近临界衰减阈值。一旦跌破,全球性情感荒漠化将不可逆转……”
报告末尾有一个模糊的印章痕迹和几个无法完全辨认的签名。但其中一份签名旁,用钢笔手写着一行小字:
“他们拿走灵魂,付给我们幻觉。交易从不公平。”
林晞盯着那行字,血液冷得像是要凝固。
“守门人”。人类内部知道真相的人。他们不仅知道,他们在监控,在评估,甚至……可能在默许?或者,无力阻止,只能绝望地记录?
帕拉斯的信息再次闪烁:【‘守门人’存在。身份未知。立场未知。危险等级:极高。建议:绝对规避。】
几乎同时,另一个掘墓人,“卡珊德拉”(她的预报总带着不祥的准确),发来紧急警报:
【检测到异常追踪信号!源点指向‘织梦者’论坛底层数据库!清洗程序已启动!所有人,断线!沉潜!】
林晞猛地拔掉物理网线,合上终端。房间陷入死寂,只有她粗重的呼吸声。
她被发现了。不止是她,是整个脆弱的“掘墓人”网络。
“守门人”?还是彼岸本身?
或者……它们根本就是一体?
她蜷缩在椅子上,抱住膝盖,牙齿不受控制地轻轻打颤。孤独感从未如此巨大,像冰冷的宇宙真空,包裹着她这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她知道得越多,就越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对抗?用什么对抗?她甚至不知道敌人究竟是谁,藏在哪里。
她目光扫过房间里的一切。书架上的书,墙上的海报,桌上喝了一半的咖啡。这个平凡的世界,正在被无声地蛀空。
期限在一分一秒地逼近。
她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窗外。城市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勾勒出文明繁华的轮廓。
那下面是亿万毫无知觉的灵魂,正在睡梦中,被一丝丝抽走生命最鲜活的色彩,换回一场场虚无缥缈的幻梦。
而她,是少数醒着的人。
却动弹不得。
夜更深了。冰冷的恐惧沉淀下去,一种更深沉、更绝望的东西,从心底最深处缓慢地滋生出来。
不是悲伤,不是愤怒。
是一种决心。
萤火般的,微弱,却顽固。
她重新坐直,拉过键盘。屏幕幽幽亮起,映亮她毫无血色的脸,和那双燃烧着某种冰冷火焰的眼睛。
她打开了那个标记为“灭绝”的文件夹。
里面空空如也。
她开始键入。一个标题,在空白的文档中央,显得无比刺眼。
《文明临终关怀计划:关于情感剥离及后续处置的可行性研究(初稿)》
第一个字落下时,她的手不再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