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红楼:开局吕布天赋 > 第23章 :放榜前夕

“公子,您今日还去练武啊。”
翌日清晨。
玉珠意外的看着一身劲装手持方天画戟准备出门的贾彦。
她原本还以为此次武举考试结束贾彦会放松休息几天等到武考成绩出来。
结果没想到昨天才刚刚考完武举今日一早贾彦又拿着方天画戟要出门去练武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武道修行不容松懈怠慢,反正待在家里也是无事,不如多修炼一番。”
贾彦一笑道。
“等下若是姨娘或其他人来问你就如实相告皆可,说我出门去练武了。”
最后又给玉珠交代一声。
贾彦也没有再停留直接拿着手中的方天画戟背上弓箭出门而去。
功业未成。
他又怎能松懈。
玉珠看着贾彦快步离去的身影则是一时失神。
“公子,也太努力了。”
同时一股难以言喻的爱慕之情也是抑制不住的在她内心油然而生。
年轻、帅气、上进、努力、文武双全、王公子弟还待自己人温柔爱护。
这样的青年才俊,世上又能有几个少女能忍住不喜欢。
更何况多年来还一直朝夕相处。
又正值十八岁的年纪。
玉珠又怎么可能会对贾彦没有爱慕之情。
她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今后能给贾彦当个妾室姨娘能一直待在贾彦身边就心满意足了。
“公子,玉珠相信你一定能功成名就。”
玉珠心中也不由暗暗祈福道。
贾彦的举动也瞒不住荣国府上下。
很快贾彦一早就出门去练武的消息也在荣国府上下传开。
“彦公子这也太勤奋了吧,昨日才刚刚结束武考,今天就又开始练武了。”
“要不说彦公子厉害呢,就这份勤奋都是多少人望尘莫及的。”
“”
不少人为之叹服,感叹贾彦的勤奋,连带着对贾彦的态度称呼都不知不觉间越发尊敬起来。
且因为平日玉珠和云儿、嫣儿等桂花苑的丫鬟都称呼贾彦为公子。
连带着荣国府上下其他一众仆从都开始跟着这么称呼起来。
“光努力有什么用,这次武举成绩还没出来呢,谁知道有没有考上,有道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现在结果还没出来就开始嘚瑟,要是没考上那到时候可就有好戏看了。”
但也有少数人私下阴阳怪气,尤其是以王夫人麾下李嬷嬷为首的一些嬷嬷。
不过贾母和贾政对于贾彦的表现都十分欣慰高兴。
“彦哥儿是个肯努力的,皇天不负苦心人,相信他未来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贾母得知贾彦一早就去练武的消息后欣慰道,同时心中又有些惋惜,心想要是宝玉也有彦哥儿这般努力上进就好了。
贾彦则没有理会荣国府的议论。
随后的时日依旧如往常一样每天早出晚归练武。
就这样又过了数日。
时间距离此次武举乡试放榜的日期也越来越近。
而也就在这时。
皇宫。
太极殿。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部尚书带着几个礼部官员拿着一份奏折来到天子姜邺面前。
“众爱卿平身。”
姜邺闻声目光也看向礼部尚书等人说了句平身。
“谢陛下。”
礼部尚书带着身后官员谢恩起身,然后马上拿出奏折上奏道。
“启禀陛下,此次京师武举乡试的考试结果已经出来,考生共一千一百四十九人,取五十人,录取人员名单按照名次已排好在奏折上,请陛下过目。”
“噢,结果出来了吗。”
姜邺闻言也顿时来了兴趣。
对于这次武举他也是十分看重的。
因为边疆匈奴带来的压力确实有些太大了,自从燕云十六州丢失后,他们大聖王朝面对匈奴的侵袭就陷入了被动局面。
而且随着匈奴拿下燕云十六州面对他们大聖王朝取得优势后,周边鞑子、西夏、吐蕃等异族也都已经开始蠢蠢欲动想要趁此机会从他们大聖王朝身上咬一块肉下来。
普通百姓或许还不清楚。
但身为天子的姜邺却十分清楚。
这些年来他们大聖王朝的边境压力已经越来越大。
所以他亲自拍板此次武举也是真心想要挑选出一些能征善战的将才出来。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虽然他如今是大聖王朝的天子。
但很多军队其实都还掌握在他那位父皇姜颢手里,依旧大幅度制约着他的皇权。
所以姜邺也想借此次武举选拔出一位可以信任的人才新建一支完全为自己所用的军队,如此加大自己在军事力量上的话语权。
“此次武考结果如何,可有值得关注的人才,解元是何人?”
姜邺接过奏折一边开始打开观看一边问道。
“回陛下,此次京师武考中确实出现了一位极其难得的人才,其武艺惊人,骑射一科考试中策马于百步之外十箭全中靶心可谓百步穿杨,武艺一科考试中手持三百斤大戟舞的密不透风可谓神武盖世,才学亦是非凡,文才出众,乃是难得的文武双全之才,也正是此次京师武考的解元。”
礼部尚书立即道。
“噢,此人叫什么名字,是何背景身份。”姜邺闻言也顿时大感兴趣追问道。
“此人名为贾彦,乃是贾家荣国府庶出子弟,工部员外郎贾政之子。”
礼部尚书回道。
却是此次京师武举乡试的第一名武解元正是贾彦。
虽然武举的成绩排名还未公布。
但他们礼部内部却已经提前将成绩排名整理了出来。
“贾彦,贾家子弟。”
姜邺闻言则一下子眉头皱了起来。
因为贾家可是亲太上皇一系的老勋贵势力。
“陛下,这个成绩排名可需要更改。”
礼部尚书人老成精,一看天子的脸色便也意识到问题之所在,当即又小声询问道。
“不用,既然成绩已经出来了,那就按这个录取排名对外公布吧。”
姜邺闻言摆摆手。
虽然贾家是亲太上皇势力。
但左右也不过是一个武解元罢了。
他还不至于为了这么一个武解元就直接篡改武考成绩,要是传出去的话反而得不偿失。
再说贾彦虽是贾家子弟。
但如果真有能力价值的话。
他也未尝不能拉拢。
毕竟也不过只是权利斗争罢了,哪有什么永恒的敌人,只要利益价值足够,敌人也未必不可以变朋友。
像如今忠于他的忠顺亲王,以前不也是自己那位父皇的人,现在还不是到了自己麾下。
姜邺觉得。
人世就像是一盘棋。
天下为盘,众生为子。
而天子就是棋盘上的棋手,身为棋手,那他需要考虑的就是全局利益,而不是某些局部的得失。
姜邺又将整个奏折上的录取名单人员看完,然后再次看向礼部尚书道。
“去吧,既然成绩出来了,那就尽快对外公布吧,而且此次武举,乡试终究只是开胃菜,后续的会试和殿试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希望你们礼部能好好筹办不要让朕失望。”
“若是办的好,今后武举也和文举一样持续推行。”
“是,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