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就在两兄弟兴奋不已的时候,方父兜头给他们浇了一瓢凉水:
“老大,先别高兴得太早,你就算进城当了临时工,工资也要上交咱们大队,你忘了?”
“啊?”
包括方言在内,兄弟仨全都呆若木鸡。
这年头有个政策,叫以工代干
哦,不对,应该是亦工亦农。
以农民的身份,外出务工。
既然身份是农民,关系在生产队,挣的钱也自然归生产队所有。
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都曾经出现过。
农闲的时候,生产队派人外出务工,挣的钱归生产队,生产队给那些外出务工的社员算工分。
也就是说,方老大和方老二,包括方言在内,都是向阳大队的社员,他们挣的每一分钱,原则上也该归向阳大队集体所有!
当然,理论是理论,实际执行起来并没有那么苛刻。
尤其是像方言这种不通过大队,自己在外面找的临时工,一般都是象征性给生产队交一部分钱,剩下的工资归自己支配。
至于给生产队交多少,自己留多少,那就要看生产队干部的决定了,没有一定之规。
有的地方挣十八,就要交十五。
也有的地方挣三十,只需要交五块。
甚至还有更极端的,挣十八就要交十八,一分钱也不能留!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一分钱不用交,挣多少都可以自己留着,只不过工分就没有了。
没错,如果给生产队交一部分工资,是有工分的,同样和其他社员一样分粮食。
这里头的具体操作非常复杂,因为临时工是没有商品粮可以吃的,如果生产队不给分粮食,就要吃高价粮,谁也受不了!
当然,有些单位比较牛
逼,也会给临时工发些补助粮票。
各地的政策不同,情况也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向阳大队因为最近几年都没有自己找临时工的人,方家三兄弟一时竟然把政策给忽略了。
“爹,娘,不用担心,我想洪书记不会让咱们交太多,本来临时工就挣不了多少工资,顶多也就是交个五块八块的!”
听方言说很可能每个月要交五块八块,方家人全都心疼得不要不要。
不是一个月,而是每个月都要交,加在一起,相当于多少工分啊?
见家人愁眉苦脸的样子,方言忍不住一阵好笑:
“行了行了,发什么愁啊,不就是几块钱吗!”
所有人都狂翻白眼。
说得轻巧,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几块钱不是钱啊!
“老三,不图那几块钱,你大哥天天起早贪黑,到底图个啥啊?”
方言微微一笑:“天机不可泄露,等大哥什么时候正式工作了,我自然会告诉他答案!”
开玩笑,一个月十几块钱算什么,方言让大哥去工作,图得又不是这个!
三天后。
方言驮着大哥,载着两个大筐,又一次出发了。
坐在大梁上,方老大一脸的生无可恋。
“老三,还是我来戴你吧,看你骑车怪累的!”
方言撇撇嘴,压根就没管老大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