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永乐劫:残明血刃 > 第5章 青州风云,故交暗语

青州城的城墙在夕阳下泛着青灰色的光,城门口的卫兵正逐一盘查进城的行人,腰间的绣春刀在余晖中闪着冷光。林景和苏青璃混在人群里,借着玄水佩散发出的微弱隐匿气息,顺利蒙混过关。
“回春堂”坐落在城南的一条僻静巷子里,门脸不大,挂着一块略显陈旧的匾额,药香顺着门缝飘出来,与巷子里的烟火气交织在一起。林景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药铺里很安静,一个身着青布长衫的中年男子正在柜台后翻检药材,他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清瘦,手指修长,动作间带着几分儒雅,不似寻常药铺掌柜。听到动静,他抬头看来,目光在林景和苏青璃身上一扫,随即又低下头去,语气平淡:“抓药还是问诊?”
林景按秦老的嘱咐,上前一步,将那块刻着“药”字的木牌轻轻放在柜台上,低声道:“秦老说,此处有‘回春’之法,可解‘十年沉疴’。”
中年男子翻药的手顿了顿,眼皮微抬,再次看向两人时,眼神已多了几分审视。他没有去看木牌,反而问道:“沉疴难愈,需得‘君臣佐使’配伍,不知客官带了‘君药’来?”
这是秦老交代的暗语。林景心中一凛,侧身示意苏青璃。苏青璃会意,解下颈间的苍木佩,放在木牌旁。青碧色的玉佩在药铺昏暗的光线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中年男子的目光落在苍木佩上,瞳孔微缩,随即起身,对着内堂方向朗声道:“阿福,看店。”
内堂帘子掀开,一个学徒模样的少年应了声,从后堂走出。中年男子引着林景和苏青璃穿过柜台后的小门,进入一间雅致的内室,反手关上了门。
“在下周砚,忝为回春堂掌柜。”他拱手行礼,语气郑重了许多,“秦老的信,昨日便收到了。没想到二位竟来得这么快。”
“周掌柜。”林景回礼,“我等贸然前来,叨扰了。”
周砚摆摆手,目光落在双玉上,轻叹道:“镇国双玉……十年了,竟真能再见。林兄,苏姑娘,令尊当年的风骨,周某至今记忆犹新。”他顿了顿,语气沉了下来,“青州城看似平静,实则锦衣卫的眼线遍布,二位在此不可久留。我已在后院备好房间,先歇息一日,待入夜后,再细说京城之事。”
入夜后,周砚提着一盏油灯,来到后院客房。他屏退左右,从怀中取出一卷薄薄的纸,铺在桌上。纸上是一幅简略的京城地图,用墨笔圈出了几处地点。
“二位请看。”周砚指着地图,“这是紫禁城外围的布防图。朱棣迁都北京后,安保比南京时严密了十倍不止。宫墙内外,锦衣卫与东厂番子日夜巡逻,寻常人别说靠近,连宫门都难以望见。”
林景皱眉:“难道就没有缝隙可钻?”
“有,却极为凶险。”周砚指向地图西北角,“此处是西华门,相对其他宫门守卫略松,但每日只有辰时和申时各开一次,供宫内杂役出入。想要混进去,需得有内侍省的腰牌。”
“内侍省腰牌……”林景喃喃道,这无疑是难如登天。
苏青璃忽然道:“周掌柜,我听说朱棣近年迷信方术,常召道士入宫炼丹,可有此事?”
周砚点头:“确有此事。龙虎山的几位道长,还有一些民间方士,时常出入宫廷。这倒是个机会,只是……”他看向林景,“二位懂方术?”
林景摇头。他自幼习的是刀法和粗浅内功,对这些一无所知。
周砚叹了口气:“看来此路难行。除此之外,只剩一条路——结交宫中的失意之人。朱棣生性多疑,近年对功臣多有猜忌,不少当年随他靖难的将领,如今都备受冷落,甚至被削爵流放。若能找到他们中的通情者,或许能寻得机会。”
林景沉默片刻:“周掌柜可有推荐之人?”
“有一人,或许可行。”周砚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前军都督府佥事张玉,当年是朱棣麾下猛将,立下赫赫战功。但去年因反对迁都,被朱棣斥责,革去部分职权,如今赋闲在家,对朱棣颇有怨言。此人虽是靖难功臣,却性情耿直,当年对建文旧臣的惨状,曾暗中叹息过……”
“靖难功臣?”苏青璃蹙眉,“他会帮我们?”
“不好说。”周砚摇头,“此人虽有不记,却未必敢反。而且……他与那面具千户赵崆,曾是袍泽,关系匪浅。”
又是赵崆!林景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这个名字,已如附骨之蛆,不断出现在他们的复仇路上。
就在这时,前堂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学徒阿福惊慌的声音:“掌柜!锦衣卫来了!说要搜查可疑人员!”
三人脸色骤变。周砚当机立断,掀开桌下的一块木板:“快进去!这是通往巷尾的密道!”
林景不及多想,拉着苏青璃钻进密道。周砚迅速盖好木板,又将地图和双玉收好,整理了一下衣衫,快步向前堂走去。
密道狭窄黑暗,只能容一人弯腰前行。林景一手扶着苏青璃,一手摸索着墙壁,能清晰地听到上方传来的脚步声和呵斥声。
“周掌柜,我们接到线报,有建文余孽潜入青州,躲在你这药铺里!”一个阴冷的声音响起,正是赵崆!
林景和苏青璃心中一紧,屏住了呼吸。
“赵千户说笑了。”周砚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在下开的是药铺,治病救人,哪敢藏什么要犯?千户若不信,尽管搜查。”
“搜!”
上方传来翻箱倒柜的声响,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才听到赵崆的声音:“看来是线报有误。周掌柜,若发现可疑人员,立刻报官,否则,休怪赵某不客气。”
“是是是,在下明白。”
脚步声远去,密道内的两人才松了口气。苏青璃靠在冰冷的墙壁上,低声道:“他怎么会突然找来?”
林景眼神凝重:“要么是线人报信,要么……是赵崆一直没放弃追查。”他忽然想起秦老的话,赵崆最擅追踪,看来此人的难缠程度,远超他们的预料。
又等了片刻,确认锦衣卫已经离开,周砚才打开密道入口。
“此地不能再待了。”周砚脸色苍白,递给林景一个布包,“这里面有些盘缠和一套锦衣卫的服饰,或许能派上用场。你们从密道出去,一直往西走,过了淄河,便是济南府。那里有位姓柳的绸缎商,也是自已人,你们拿着这个去找他。”他递过一块刻着“锦”字的玉佩。
林景接过布包和玉佩,深深一揖:“周掌柜大恩,晚辈铭记在心!”
“快走!”周砚催促道,“赵崆多疑,说不定还会回来。”
林景不再犹豫,拉着苏青璃再次钻进密道。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是济南府。
密道尽头,是一条漆黑的小巷。林景和苏青璃钻出巷口,回头望了一眼青州城的方向,那里的灯火依旧璀璨,却藏着致命的杀机。
“赵崆……”林景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寒意更甚,“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为你让的一切付出代价。”
苏青璃握紧了手中的苍木佩,轻声道:“我们走吧。离北京越近,机会就越多。”
两人转身,融入茫茫夜色之中。青州城的风波虽暂告一段落,但赵崆的阴影,却如通一张无形的网,正缓缓向他们收紧。而济南府的那位柳姓绸缎商,又会带来怎样的变数?
残明的血刃,在黑暗中愈发锋利,只待时机一到,便会直刺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