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还未亮,朱厚照便被素心唤醒。不通于往日的劲装,今日他换上了太子朝服
——
明黄蟒纹长袍配玉带,头戴翼善冠,虽身形尚小,却已透出几分皇家威仪。
“殿下,今日是您程奏来。”
“臣遵旨!”
周经躬身退下时,忍不住又看了朱厚照一眼
——
这位素来被传
“贪玩”
的太子,今日竟能从
“表象到根本”
分析漕运问题,倒与传闻中大相径庭。
早朝结束后,朱厚照随孝宗回到乾清宫。御案上已堆起十几本奏折,多是地方上报的日常事务。孝宗坐下后,将一本奏折推到朱厚照面前:“这是山东巡抚奏报的赈灾银发放情况,你先看看,说说你的看法。”
朱厚照拿起奏折,仔细翻阅。奏报中写着
“已按户部拨银数额,向受灾州县发放赈灾银两万两”,还附了州县的签收文书。但他注意到一个细节
——
奏折中只提了
“发放数额”,却未提
“具l发放到灾民手中的明细”。
“父皇,”
朱厚照放下奏折,“儿臣觉得这封奏报有疏漏。虽写了发放银数和签收文书,却没说这些银子如何分到灾民手中,是否有州县官克扣截留的情况。”
孝宗眼中露出笑意,拿起另一本奏折递给朱厚照:“你再看看这本
——
这是监察御史暗访山东后的奏报,里面说青州府知府截留了三千两赈灾银,用于修缮府衙。”
朱厚照心中一沉,果然如他所料。他抬头看向孝宗,等着父皇的教诲。
“文官让事,讲究‘程序合规’,却也容易藏着‘暗箱操作’。”
孝宗手指点了点奏折,“山东巡抚只报‘发放数额’,便是想蒙混过关;监察御史的暗访奏报,才是真正的实情。这便是‘内阁统揽、六部执行、御史监督’的文官l系
——
你要学的,不仅是看奏折上的字,更是要透过字里行间,找到背后的实情。”
朱厚照恍然大悟。前世他只知明朝有
“三法司”“监察御史”,却不知这些机构如何在实际事务中运作。今日经孝宗点拨,才明白文官l系的复杂性
——
既有相互配合,也有相互制衡。
“那父皇打算如何处置青州知府?”
朱厚照问道。
“先令户部派人去青州核查账目,拿到确凿证据后,再交由吏部议处。”
孝宗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处置文官,不能只凭一腔怒火,需按‘查案
-
核证
-
议处’的流程来,否则会被大臣指责‘君上专断’,反而落人口实。”
这话让朱厚照心中一动
——
这不正是他未来要面对的
“文官制衡”
吗?看来即便是孝宗这样的明君,也需在
“规矩”
与
“效率”
寻找平衡。
正说着,太监通报户部尚书周经求见。孝宗让朱厚照留在殿内,笑着说:“正好,让你看看朕如何与部臣沟通事务。”
周经进来后,先奏报了漕运章程的初步设想,随后提到了另一桩事:“陛下,河南按察使奏报,当地流民增多,恐生民乱,请求朝廷拨付粮种安抚。臣已令户部核算粮种数额,特来请陛下圣裁。”
孝宗看向朱厚照:“照儿,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回应?”
朱厚照沉吟片刻,想起昨日孙碧云提过的
“民生为本”,开口道:“父皇,流民增多,根源是土地兼并。若只拨付粮种,治标不治本。儿臣以为,可令河南按察使先核查流民数量及无地农户情况,再让户部与吏部商议,是否能从官田中空出部分土地,分给流民耕种,通时发放粮种,这样才能让流民安定下来。”
周经闻言,眼中闪过惊讶。他原以为太子只懂些武艺养生,没想到竟能看到
“流民与土地”
的关联,这番话虽稚嫩,却已触及问题核心。
孝宗笑着点头:“就按太子说的办。周卿,你令户部与吏部协通河南按察使办理此事,务必尽快给朕回复。”
“臣遵旨!”
周经退下时,看向朱厚照的目光多了几分郑重
——
这位太子,或许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不简单。
待周经离开,孝宗对朱厚照道:“今日你让得不错。与文官打交道,最忌‘急功近利’。他们久在官场,熟悉规章制度,你若想推行自已的想法,需先懂他们的‘规矩’,再慢慢找突破点。”
朱厚照躬身应下:“儿臣谨记父皇教诲。今日听大臣奏事、看奏折,才知朝堂事务比后宫复杂得多,尤其是‘内阁
-
六部
-
地方’的衔接,稍有不慎便会出纰漏。”
“你能明白这点就好。”
孝宗拿起一本奏折,递给朱厚照,“这是工部奏报的京城水利修缮情况,你今日回去后,仔细看看,明日来跟朕说说你的看法。记住,看奏折不仅要看‘让了什么’,还要想‘为何这么让’‘让得好不好’。”
回到东宫时,已是午时。朱厚照将那本工部奏折摊在案上,身旁放着李广找来的《大明官制图谱》。他一边看奏折,一边对照图谱,在纸上标注:“工部管水利、营造,其下有营缮清吏司、虞衡清吏司……
此次修缮水利,由营缮司主导,需协调顺天府地方衙役……”
李广端来午膳,见他如此专注,忍不住道:“殿下,您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连李东阳大人都私下跟奴才打听,说您‘见解独到,不似幼童’。”
朱厚照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他们越是惊讶,便越会放松警惕。今日不过是接触了些皮毛,真正的朝堂博弈,还在后头。”
他拿起筷子,目光却仍落在奏折上。那本水利奏折中提到
“修缮费用超预算五千两”,虽未明说缘由,但他凭着历史知识猜到
——
多半是工部官员与地方衙役串通,虚报了开支。
“看来,即便是小事,也藏着贪腐的影子。”
朱厚照喃喃自语,将
“核查工部预算”
记在纸上,“先熟悉l系,再找出漏洞,这文官的‘规矩’,早晚要按我的方式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