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三年后。
金銮殿早朝,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天子居于最上方,眉眼凝重。
传令兵跪伏在地,声音嘶哑。
“报——南蛮连破三城,裴将军重伤垂危,恳请朝廷速发援兵!”
随着他的一番话,空气仿佛凝滞住了。
龙椅上,天子疲惫的按了按眉心。
在这一片死寂中,朱红殿门突然被推开。闻知菀一身银甲,玉冠高束墨发,径直的走进来。
“长宁,你来做什么?”天子皱了皱眉。
闻知菀倏然掀袍,单膝点地,金石之声响彻大殿。她脊背挺的笔直,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臣女闻知菀,请领玄甲铁骑南下驰援!”
文武百官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缄默许久后,文官队列里走出一人,须发花白的老尚书颤颤巍巍出列。
“长宁郡主虽是将门之后,但终是金枝玉叶之身”
闻知菀毫不犹豫的打断他,高举虎符,字句坚定。
“玄甲节度使印在此!我父亲当初血洒战场,一颗赤胆忠心——臣女身为魏王的女儿,生来就该为国家做出贡献!”
殿内满是寂静,无一人敢言。
闻知菀维持着刚才的动作,眉宇坚毅。
天子掌心珠串骤然间崩断,咕噜噜的滚下阶梯,恰好的停在闻知菀膝前。
天子气笑了“闻知菀!胡闹!朕答应过你爹爹,朕怎么能亲自送你去赴险!”
“我爹爹若是在天有灵,定也同意我这样做!”闻知菀不卑不亢道。
一人在上,一人在下,无声的僵持着。
在这一片死寂中,武将队列铿然作响。
众人顺着声音看过去,那是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将。
那老将突然以手叩胸,震声道。
“玄甲军只认虎符不认人!”
紧接着更多铠甲碰撞声如潮水般涌起,京城将领们接连出列,无声的支持着闻知菀。
闻知菀像是得了莫大的鼓励般,抬头对上皇帝的视线,像是无声的乞求他。
——皇叔,让我去吧。
帝王的目光掠过她因为紧攥虎符而发白的指节,最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点九千精骑随郡主出征。”
他解下腰间的玉珏掷下,厉声道。
“闻知菀,朕要你活着回来。这是命令,这是圣旨!”
闻知菀叩首,同样刚强有力。
“臣——接旨。”
百官注视着那抹纤细又孤傲的身影踏出殿门,晨光逆照,众人好似看到了曾经令外敌闻风丧胆的魏王。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皇帝偷偷擦拭着闪着泪花的眼角。
破晓时分,清寒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
闻知菀身着银甲红袍,率一众铁骑穿雾而过。马尾高高束起,眼神凌厉的像那红缨枪的枪尖。
卖早点的老汉将蒸笼掀起,大喊一嗓子,激动道。
“长宁郡主出征了!我等盼着郡主平安归来!”
家家户户都探出个头来,大人、老人、儿童都自发的夹道欢送。货郎、书生、绣娘凡是闻知菀所过之处,人们纷纷停下了自己手中的活,喊出了那句同样的话。
“郡主好样的!我等盼着郡主平安归来!”
闻知菀眼眶湿润。
云绸阁的娘子将赤霞纱塞进骑兵手中,笑意吟吟,声音却中气十足。
“我们曾经蒙受魏王恩泽,如今又要依靠着郡主保家卫国。云绸阁没什么送的出手的给郡主,唯这一批新进的赤霞纱,拿去给郡主做旗!望郡主平安归来!”
“望郡主平安归来!”
“望郡主平安归来!”
走出城门外,闻知菀再也不敢回头。她擦去眼角的泪,目光坚定,一夹马腹。
“驾——!”
轰隆隆的马蹄声将飞鸟惊起,高台上,皇帝一身玄衣被风吹的猎猎作响。
直到那道人影再也看不见,他才收回了视线。
“回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