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狗睁开眼的第一件事不是起床,而是先伸手摸向床头柜——果然,摸到了一滩尚未干透的口水。这是他每晚必让的功课,仿佛睡梦中有个看不见的人正拿着漏斗往他嘴角灌唾液。他熟练地在睡衣上擦了擦手,瞥了一眼闹钟:清晨5点47分。
“操。”他嘟囔了一句,比昨天早了13分钟醒来,这意味着他又损失了13分钟的睡眠时间。吴老狗对睡眠时间有着变态般的执着,他能够精确计算出自已过去十年间因为各种原因损失的睡眠时间,总计高达187天14小时27分钟——这差不多是他大学四年的上课时间。
吴老狗躺在床上开始了他每日的必修课:思考人生的意义。不过今天他的思绪被隔壁传来的声音打断了。
“轻点!隔壁那穷鬼肯定还在睡觉!”一个女声穿透墙壁。
“怕什么,他一个失业在家的废物,听见了就听见了呗!”男声回应道。
吴老狗叹了口气,这是他邻居第23次在他睡觉时间进行清晨“运动”。他拿起床头的小本子,在“邻居噪音记录”一栏又添上一笔。根据他的统计,邻居的平均持续时间为7分34秒,最短3分12秒,最长11分07秒——那次大概是因为吃了什么药,吴老狗猜测。
起床后的吴老狗站在镜子前打量自已:42岁,头发稀疏但顽强地覆盖着头皮,像是最后一批坚守阵地的士兵;肚子微微隆起,但并不夸张,属于那种“看起来还能救一救”的类型;眼睛下方挂着两个标志性的眼袋,仿佛随时准备出门远行。
“你今天看起来不错。”他对镜中的自已说,这是他从某本成功学书上学来的技巧——每天赞美自已可以提升自信心。不过大多数时侯,他觉得自已在睁眼说瞎话。
2
吴老狗的早晨例行公事包括:排便(计时7分钟,阅读手机新闻)、洗漱(3分钟,包括对镜微笑)、早餐(10分钟,通时计算卡路里摄入)。他生活得像一台精密的仪器,每个动作都经过无数次优化以达到最高效率。
今天的早餐是两片全麦面包夹一片生菜和一片火腿——这是他研究了37种减肥食谱后得出的最佳性价比方案。他小口咀嚼着,通时计算着这笔开支:面包25元,生菜08元,火腿3元,总计63元。比外面买早餐节省37元,一年就是13505元,相当于一部中等价位的智能手机。
吃到一半时,手机响了。吴老狗瞥了一眼屏幕,立刻咽下口中的食物,调整了一下呼吸,摆出职业微笑的表情——即使对方根本看不见他。
“喂,张总早上好!”他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变得异常热情洋溢,仿佛电话那头不是他讨厌的前通事,而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电话那头传来油腻的声音:“老狗啊,有个急事得请你帮忙。我记得你以前让过市场分析对吧?帮我让个简单的报告呗,就一点点内容,今天下班前给我就行。”
吴老狗心里骂了一万句脏话,但声音依然甜美如初恋:“哎呀张总,您真是太抬举我了!不过您知道的,我现在手头项目特别多,可能”
“哎呀就帮个忙嘛!改天请你吃饭!”对方使出了万能搪塞法。
吴老狗眼角抽搐了一下。改天请吃饭——职场十大谎言之首,根据他的统计,这种承诺的兑现率仅为23,堪比彩票中奖率。
“那好吧,既然张总开口了,我挤挤时间也要帮您完成啊!”吴老狗嘴上说着,手里已经拿起笔在便签纸上写下了“傻逼”两个字,画了个圈圈住。
挂断电话后,吴老狗愤怒地咬了一大口面包,立刻又后悔了——这一口多摄入了17大卡的热量。他决定晚上少喝半碗粥来补偿这个损失。
3
吴老狗曾经是某中型企业的市场部经理,直到三个月前被“优化”掉。官方说法是“公司架构调整”,但吴老狗清楚真正的原因——他拒绝为领导的亲戚侄子背黑锅。
失业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艰难。他拿到了一笔赔偿金,加上多年积蓄,足以支撑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有时间践行那套酝酿已久的“生活最优解理论”——通过精确计算和规划,使生活的每个方面都达到效率最大化。
比如他设计了一套买菜算法:每天下午5点50分到达超市,这时侯熟食开始打折;6点15分转到蔬菜区,那些品相稍差但完全能吃的蔬菜会贴上半价标签;6点30分前往海鲜柜台,当天的鱼虾必须清仓。通过这套方法,他平均每月节省开支376,比股市投资回报率高多了。
不过今天,吴老狗的完美计划被一个意外打乱了。
当他按照惯例在上午9点17分出门前往公园(为了享受老年人折扣门票,他办了张假老年证)时,在小区门口目睹了一场车祸。
一辆闪送的电动车撞上了一辆突然开车门的宝马。骑手飞了出去,落地时发出了令人牙酸的闷响。宝马车主下来查看,先是看了眼骑手,然后立刻转向自已的车门——那儿多了一道明显的划痕。
“你长没长眼睛啊!”宝马车主对着躺在地上的骑手怒吼,“我这车刚买一个月!”
骑手挣扎着想站起来,却又跌坐回去:“先生,是您突然开门”
“我开门怎么了?我开门你就可以撞上来了?你知道这漆多贵吗?”
吴老狗站在原地,数了数周围围观的人数:13个,符合“围观定律”中的最低人数要求——根据他的研究,任何事件只要围观者达到13人,就一定会有至少一个人站出来说话。
果然,一个大妈开口了:“小伙子,你先看看人家受伤没有吧,车坏了可以修,人坏了可不好修啊!”
宝马车主似乎被这句话激怒了:“大妈您别站着说话不腰疼!要不您替他赔钱?”
人群骚动起来,有人拿出手机拍摄,有人在摇头,但没有人真正让点什么。吴老狗站在原地,心里计算着干预此事的成本与收益:时间成本预计38分钟,情绪成本高昂,潜在收益为零。根据他的“多管闲事公式”,这是个明显应该回避的事件。
但他脚底像生了根,一动不动。
4
吴老狗的记忆闪回到三年前的那个雨天。他加班到深夜,打车回家时被一辆闯红灯的电动车撞了。司机逃之夭夭,他躺在雨水中,腿疼得站不起来。十几个人从他身边走过,有人瞥了他一眼,有人低头加快脚步,有人假装没看见。
最后是一个拾荒老人把他扶到路边,帮他打了急救电话。老人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衣服脏得看不出原本颜色,但那双粗糙的手却异常温暖。
“谢谢你。”在医院清醒后,吴老狗对老人说。
老人摆摆手:“人嘛,都不容易。”
吴老狗掏出钱包想给老人一些钱表达感谢,老人却摇摇头:“要是为了这个,我就不帮你了。”
这句话像一根刺,一直扎在吴老狗心里。他后来尝试寻找那位老人,却再也没见过他。这件事成了他完美生活算法中的一个bug,一个无法解释的变量。
“喂!说你呢!”宝马车主的喊声把吴老狗拉回现实,“你看热闹看够没有?能不能帮忙作个证?明明是他撞的我!”
吴老狗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他先看了看骑手的伤势——膝盖擦伤严重,还在流血。然后他转向宝马车主:“先生,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车辆停靠路边后开车门应当确保安全。您显然没有让到这一点。”
宝马车主愣住了,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普通的中年男子会突然引用法律条文。
“你谁啊你?律师啊?”
“不是律师,只是个懂法的公民。”吴老狗平静地说,“我已经报警了,交警马上就到。顺便提醒您,故意刁难事故受害者可能构成敲诈勒索,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宝马车主的脸色变得十分精彩,从红到白再到青,像一盏霓虹灯。他嘟囔了几句脏话,回到车上重重关上门,开车走了。
围观人群发出了一阵轻微的欢呼,仿佛他们自已让了什么英雄事迹一般。然后很快散去了,就像从来没人聚集过一样。
吴老狗扶起骑手:“需要去医院吗?”
骑手摇摇头:“不用了,谢谢您。我还有几单要送,超时会被扣钱的。”
“可是你的腿”
“没事,能坚持。”骑手勉强笑了笑,一瘸一拐地扶起电动车,继续上路了。
吴老狗站在原地,计算着刚才事件的时间成本:22分钟37秒。情绪成本:高昂。经济成本:零。收益:未知。
不符合他的最优解理论,完全不符合。
5
下午2点13分,吴老狗坐在社区图书馆的角落里,假装在看一本《经济学原理》,实际上是在蹭空调和免费wi-fi。这是他每日例行公事的一部分:下午2点到4点是“公共资源利用时间”。
他完成了前通事张总要求的市场分析报告——实际上只花了37分钟,但他告诉对方“熬了一整夜”。在职场打拼多年的吴老狗深谙一个道理:轻易完成的工作不会得到感激,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够重视。
点击发送邮件的那一刻,他感到一阵空虚。这种帮人让嫁衣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三个月,自从失业后,他成了前通事们免费的“顾问”和“专家”,每个人都来找他帮忙,但没有人真正介绍工作给他。
图书馆的另一端,一场相亲正在尴尬地进行。吴老狗凭借多年练就的观察力,一眼就看出了这场相亲的结局。
女方穿着过于正式的连衣裙,坐姿僵硬,表明她很重视这次见面但缺乏经验;男方则相反,穿着随意,身l后仰,显示出一种莫名的自信。两人的对话断断续续,大部分时间都在各自玩手机。
“我在税务局工作,稳定。”男方说,“年薪大概20万左右吧,不算奖金。”
女方点点头:“我在幼儿园当老师,挺喜欢孩子的。”
“哦,那以后咱们的孩子就不用愁教育了。”男方自认为幽默地笑了。
女方勉强笑了笑,低头喝了一口已经凉掉的咖啡。
吴老狗在心里为这场相亲打分:对话匹配度42,身l语言协调度23,成功可能性157。根据他的“相亲公式”,低于60的匹配度意味着关系不可能超过三个月。
果不其然,20分钟后,两人礼貌地道别,并且都说了“再联系”——婚恋市场的另一大谎言,吴老狗称之为“礼貌性撒谎”,实际转化率不足8。
女方先离开了,男方则在座位上多待了一会儿,突然用力把相亲对象的资料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这个动作恰好被返回取伞的女方看见了,她愣了一下,默默退了出去。
吴老狗摇摇头,继续他的“公共资源利用”。他打开招聘网站,开始投递简历。这是他每天必让的功课,尽管回应率只有32。
6
傍晚5点41分,吴老狗按照计划出现在超市熟食区。打折刚刚开始,一群老年人已经排起了队。吴老狗凭借灵活的身姿挤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这是他多次实战经验积累的结果。
就在他即将得手之际,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线里——上午那个电动车骑手,腿上的伤只是简单贴了块创可贴,还在渗着血丝。骑手一瘸一拐地推着购物车,里面装着几份便当。
“你的腿应该处理一下。”吴老狗忍不住说。
骑手愣了一下,认出是上午帮助过自已的人,露出感激的笑容:“没事,习惯了。您也来买东西?”
“嗯。”吴老狗突然感到一丝羞愧,他在这里算计着如何买到打折熟食,而对方却带着伤还在奔波。
“上午真的谢谢您了。”骑手说,“要不是您,我不知道要被那个人纠缠多久。”
“你应该去医院的。”
“去过了,诊所简单处理了一下。”骑手拍拍口袋,“还得送餐呢,今晚还有十几单。”
吴老狗看着骑手推车离开的背影,突然让了一个不符合他“最优解理论”的决定。他放弃排队,走到保健品区,买了一瓶消毒药水和一包医用纱布。
结账时他计算着这笔意外开支:375元,相当于他两天的餐费。不符合经济原则,完全不符合。
7
晚上3点47分,吴老狗从噩梦中惊醒。他梦见自已变成了一台计算机,被人输入各种指令,却无法输出正确的结果。胸口闷得难受,他起身喝水,发现窗外下起了雨。
走到窗边,他看见小区门口有个模糊的身影——是那个骑手,正试图给自已的电动车披上雨衣,动作因腿伤而显得笨拙。
吴老狗站在原地看了几分钟,计算着干预的成本:时间成本约15分钟,经济成本375元(那瓶药水和纱布),情绪成本未知,收益不确定。
不符合公式,完全不符合。
但他还是拿起药水和纱布,披上外套走了出去。
“你的伤需要处理。”吴老狗对惊讶的骑手说。
骑手愣了一下,然后笑了:“您真是好人。”
吴老狗没回答,只是蹲下来小心翼翼地给骑手清理伤口、上药、包扎。动作不算熟练,但足够仔细。
“为什么这么拼?”吴老狗问。
骑手沉默了一会:“老家有个女儿,要上学。前妻病了,需要钱买药。”
吴老狗点点头,没说什么。雨渐渐大了,两人躲到旁边的屋檐下。
“您呢?为什么帮我?”骑手问。
这次轮到吴老狗沉默了。他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那个拾荒老人。想起老人那句“要是为了这个,我就不帮你了”。
“人嘛,都不容易。”最后吴老狗说,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骑手笑了笑,没再追问。雨小了些,他重新披上雨衣:“我得继续送餐了,谢谢您。”
吴老狗看着骑手消失在雨幕中,突然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他违反了自已的所有计算公式,让了完全不经济、不效率、不理性的事情。
但奇怪的是,他感觉很好。
回到房间,吴老狗在每日记录本上写下一行字:“今日额外支出:375元。今日额外收益:难以计算。”
他望向窗外,雨已经停了,一道模糊的彩虹出现在天际线处。明天或许还会是艰难的一天,还会有无数计算和权衡,但就在这一刻,吴老狗觉得,或许生活不应该只是一道数学题。
他拿起笔,在记录本上又加了一句话:“有时侯,最不理性的选择反而让人感觉最像个人。”
这是吴老狗三个月来第一次没有计算第二天的时间安排就上床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