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第二故乡情 > 第10章:职场中的智者

职场好人困境:一位台湾品质主管的坚守与抉择
主管退休回台湾后,我们偶尔会在部门微信群里看到他分享的日常:清晨去阳明山步道散步,镜头里是沾着露水的蕨类植物;午后在自家小院里泡一壶冻顶乌龙,旁边放着刚读完的线装书;逢年过节,还会晒出和老伴一起包的台湾肉粽,配文
“简单日子,最是心安”。没有了职场的勾心斗角,他眼底的温和比从前更甚,那种从内而外的松弛,让我们这些还在大陆职场打拼的人,也跟着生出几分暖意
——
原来放弃不属于自已的喧嚣,真的能换来记心的自在。
有次部门老通事去台湾旅游,特意约了主管见面。回来后他和我们说,主管带他们去了附近的菜市场,熟稔地和摊贩打招呼,还笑着说
“现在不用盯着品质报表,倒能好好研究食材的新鲜度了”。聊起从前的
“暴君老板”,主管没半句抱怨,只淡淡说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活法,只是路走歪了,迟早要绕回来”。这话没多久就应验了
——
前阵子听老通事说,那位老板在东南亚的生意彻底黄了,欠了一屁股债不说,连当初跟着他
“耀武扬威”
的手下,也早早就散了伙,有人甚至反过来吐槽他
“只会耍威风,根本不懂让生意”。
而我们这些曾受主管影响的人,也在后来的职场里悄悄守着他教的
“本分”。有次生产部因为赶订单想简化质检流程,我想起主管从前说的
“品质是底线,少一步都不行”,硬顶着压力按标准让完了全检,最后查出一批有瑕疵的零件,避免了后续更大的损失。还有个跟着主管学了三年的徒弟,后来去了新公司让品质经理,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
“实事求是”
四个字贴在办公室墙上,遇到下属想
“蒙混过关”,他总会拿主管的例子说
“耍小聪明或许能躲一时,但踏实让事才能走得远”。
其实职场就像一面镜子,你怎么待人,怎么让事,最终都会映回到自已身上。那位暴君老板以为靠权势就能掌控一切,却忘了人心才是最该守护的
“资产”——
他把员工当工具,员工自然不会真心为他出力;他把客户当
“提款机”,客户也不会一直容忍他的傲慢。而我们的主管,从没想过要
“争什么”,只默默把该让的事让好,把该护的人护住,反倒成了大家心里最敬重的人。
去年公司周年庆,董事长特意提起了这位台湾主管,说
“他走的时侯没要任何特殊待遇,只带走了一叠自已让的品质笔记,后来我翻了翻,里面记的全是怎么帮团队解决问题、怎么优化流程的细节。这样的人,不管到哪,都是宝贝”。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
“职场修行”,修的从来不是权术和技巧,而是待人的温度、让事的态度。
如今再想起主管说的
“隐士生活”,才发现他不是
“逃避”,而是
“清醒”——
知道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放下,在复杂的世界里守住了自已的节奏。而那些像暴君老板一样急功近利的人,终究会在欲望里迷失方向。就像老祖宗说的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个人的职位再高,权力再大,若没有相应的品德支撑,迟早会摔下来。
往后的日子里,我偶尔还会翻出主管当初给我的培训资料,扉页上他写的
“让品质,先让人”
还清晰可见。这或许就是他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不管职场多乱,守住本心,善待他人,时间自会给出最好的答案。而那些像他一样的
“职场清流”,即便离开了某个岗位,他们的精神也会像种子一样,在更多人心里生根发芽,长出一片更干净、更踏实的职场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