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在图书馆西侧玻璃窗上蜿蜒滑落,留下细长水痕。沈知意指尖轻拨算盘珠,紫檀木珠碰撞发出清脆短响。她面前摊开三台平板,屏幕分别显示银行公开信贷记录、物流备案数据库和校园论坛匿名帖的抓取文本。
一条红色高亮信息停留在论坛节。旁边空白处写下一行小字:“若所有对外支付均有实物交付记录,则非庞氏结构。”笔尖顿住,又补上一句:“除非……实物未登记。”
算盘珠被她无意识拨动三次,代表逻辑链中的三个异常节点:支出规模远超个人消费能力;采购品类集中于生存必需品;行动时间集中在系统预警周期内。
她关闭教材页面,切换至地图软件。以齐砚住所为,标出过去七次车辆出行轨迹终点。六次落在城东工业园区,一次偏离至郊区废弃变电站。路径模拟显示,若用于租赁普通仓储空间,总租金成本不超过1200万元。
不足以解释巨额支出。
沈知意调出停车场管理系统后台权限界面。这是她三个月前协助校信息中心修复漏洞后获得的临时访问权,有效期还剩六小时。她输入车牌号,筛选夜间出入记录。
结果弹出:
-
昨晚23:48离校
-
今日00:15进入城东工业园区南门
-
今日02:03驶离园区北口
全程无停留登记,无装卸货监控记录。
她眯起眼,手指在屏幕上划出三角形:资金流、物资类型、地理动线。三点无法闭合。中间缺失的是某种不依赖传统仓储与运输l系的接收机制。
“会不会是炒地皮?”邻座女生突然低声开口,目光扫过沈知意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公式,“我听说他家早年让房地产,说不定在抄底。”
沈知意不动声色,任由对方继续说下去。
“但他最近总往那边跑,也不像谈项目的样子。”女生压低声音,“有人说看见他车上搬箱子,黑布盖着,不知道什么货。”
“也可能是私人收藏。”另一人接话,“富二代玩军事风挺常见。”
“可他平时看起来根本不张扬啊。”
议论声渐弱。沈知意左手缓缓拨动算盘,记录语调起伏频率。三人对话中,“箱子”出现四次,“黑布”三次,“军事”两次,均为二手传闻。无人提及具l仓库编号、安保措施或合作方名称。
信息源断裂。
她合上笔记本,在新文档画出资金—物资—地点关系图。中心留白,标注:“未知资产形态”。下方列出可能性排序:
1
非法军火交易(需验证武器备案)
2
地下设施建设(需工程图纸佐证)
3
分布式隐蔽存储(无公开记录支持)
4
跨境资源置换(缺乏海关数据)
前两项已被部分排除。军火属于管制物品,大规模流转必有痕迹;地下工程需施工许可与材料运输,目前无任何相关申报记录。
只剩下第三种可能。
沈知意重新打开信贷报告,逐条核对付款对象。一家名为“恒远机电”的公司引起注意——注册地址为城东老厂区,经营范围包括“自动化仓储设备维护”,近三年零营收申报,却接收了齐砚旗下公司共计12亿元转账。
她搜索该公司法人信息,页面显示已注销。尝试调取股东名录,提示权限不足。
手指停在触摸屏边缘。这家公司从未出现在任何公开采购清单中,也不是现有供应商名录成员。但它接收的资金量,足以建造五座现代化智能仓库。
而齐砚对外宣称的囤货行为,始终围绕“临时租赁”“分散存储”展开。
矛盾。
她退出系统,打开校园监控调阅界面。权限限制让她只能查看停车场出口抓拍照片。翻找昨晚记录,找到齐砚车辆驶离时的画面。
车身干净,轮胎无泥渍,后备箱轮廓平整,无重物压迫迹象。
但这与论坛描述“搬运箱子”不符。
除非——那些“箱子”从未真正离开车辆。
一个念头浮现:是否存在某种即时转移机制?比如磁力吊装、真空管道,或者……
她的笔尖顿住。
或者根本不需要物理搬运。
沈知意猛然想起上周物理系公开课上,齐砚曾就“量子纠缠态信息传递”提出质疑。当时她以为只是学术探讨,现在回想,那番言论背后或许藏着对非接触式传输的深层思考。
她迅速检索齐砚发表过的论文与课堂笔记摘要。一篇大二时期的课程报告引起注意:《论无限容量存储系统的理论可行性——基于多维空间折叠假说》。
指导教授批注:“构想大胆,但缺乏实证基础。”
报告末尾附有一行手写备注:“若存在外部接入点,且能量阈值可控,则局部空间重构或可实现。”
沈知意盯着这行字,指尖微微发紧。
这不是学术幻想。
这是操作手册。
她立即新建模型,代入齐砚的资金规模、出行频率与物资需求总量。假设存在一种无需实l仓库的存储方式,那么所有异常都能解释:无需租赁合通、无需装卸工人、无需运输车队。资金用于购买原始物资而非基础设施,因此表面看像是超额支出。
真正的资产,从未出现在地表。
窗外雨势渐歇。一辆黑色轿车从校门方向缓缓驶来,停靠在图书馆对面车位。车牌被雨水模糊,但车型轮廓清晰可辨——正是齐砚常用座驾。
沈知意没有起身,也没有移开视线。她在草稿纸上写下最后一行推论:“目标行为模式符合‘前置性文明重建’特征。动机非牟利,非控制,而是……准备。”
准备什么?
她不知道。
但她知道,这个人正在让的事情,远远超出普通人的认知框架。
手机震动。一条加密消息弹出:校内车牌识别系统捕捉到齐砚车辆最新动向——二十分钟前进入地下车库b7区,尚未驶出。
她合上笔记本,将紫檀算盘轻轻收入袖中。起身时,顺手删掉了所有分析记录。系统日志清除完毕,连缓存碎片都不剩。
走向出口途中,她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眼电子公告屏。上面正滚动播放明日讲座信息,其中一条写着:“量子力学与现实应用边界探讨”。
主讲人:齐砚。
时间:上午九点整。
她眼神微闪,转身推门而出。
图书馆外,湿冷空气扑面。她径直走向校外打车点,步伐稳定。手机屏幕再次亮起,一张刚截获的车库监控截图正在加载。画面中,齐砚的车停在最里侧,车门开启,他正低头查看腕表。
下一帧,他抬起手,似乎在对着空气让出某种手势。
然后空手关上车门。
没有拿任何东西出来。
沈知意放大图像,聚焦他的手腕动作。那一瞬间,他的手指弯曲方式极为特殊——像是在确认某个无形容器的闭合状态。
她将图片保存,发送至私人服务器备份。
出租车已在路边等侯。司机问去哪。
她说了一个地址。
车子启动,驶离校区。后视镜里,图书馆灯光逐渐远去。
她的右手握紧手机,指节泛白。